《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对于自由和生活的全新解读

标签:
文化名媛荟女性阅读自由在高处熊培云 |
“不自由,毋宁死!”这句帕特里克的名言曾经激励了多少人,也正是在这句名言的推动下,人们在“自由”这项终生事业上可谓前赴后继。古往今来,赞美自由的名人名言又何止这一句呢。而现在,却有一位中国作家跳出来说,“不自由,仍可活”,为自由和生活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这个人,就是熊培云。
书名: 自由在高处
作者: 熊培云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自由在高处》是作者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对于自由的全新解读
熊培云其人,是个温和的理想主义者。作品多以宽容、温暖的腔调为主,偏哲学范儿。他的《重新发现社会》在2010年热卖,他也因此收获了无数的掌声。在书中他大段大段地引用先哲观点与历史资料,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社会。而在这本书的创作中,他却不愿意乘胜追击,只是突然变得温和与理性起来。说什么“不自由,仍可活”、“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等等。他没有对中国人不自由的根源展开猛烈的批判,而是告诉那些不自由者,即使是你带着镣铐,你仍然可以舞蹈。也就是说,有些人穷尽一生去追求自由却失败,但是这个人本来就是自由的。这就是他对自由的全新解读。自由的价值在于人们去追求,而不是得到。就像《肖申克里的救赎》里面的安迪一样,一年挖不通越狱的隧道,就花上十年、十五年的。其实不管最后他成功与否,他都是自由的了。只不过故事为了照顾观众的心情而给了他好的结局,这一方面也是对自由的致敬。
识时务者熊培云
在《重新发现社会》当中,熊培云告诉我们在转型时代,发现社会的重要性。而在《自由在高处》中,熊培云则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争取未得的自由固然重要,但盘活已有的自由同样重要。现在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当中的中国人,面临着心灵与头脑的冲突,在“半盘西化”的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时,人们渐渐远离了心灵生活,压制了内心的声音。我们活在一个思维定势里面,遵守什么,批判什么,都是固定好了的。于是我们本可以多元化的社会,变得如此单调和枯燥。而作者就是要提醒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来看社会上的事物。比如圣诞节不过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小样本,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人质不一定会对绑匪恨之入骨,有的时候是有可能爱上绑匪的;比如奖励可能异化为一种可怕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比如人人喜爱的顺境其实也是一种逆境……对自己的国家有点信心,便是对自己有信心。这样的论调,自然是不同于那些“自由派精英”般以“天下第一良心勇气”的道德戾气进行宣判,以毫无宽容的“自由精神”为自己的“独立人格”锦上添花。而是在自由、进步和宽容等价值的指引之下,尊重个体的成长与选择,由个体的自由去追求群体的民主。
查看更多详细文章请点击:>>>《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对于自由和生活的全新解读
书名: 自由在高处
作者: 熊培云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http://s16/mw690/5f65f123gd299207095ef&690熊培云对于自由和生活的全新解读" TITLE="《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对于自由和生活的全新解读" />
《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是作者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http://s14/mw690/5f65f123gd299210e717d&690熊培云对于自由和生活的全新解读" TITLE="《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对于自由和生活的全新解读" />
《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
对于自由的全新解读
熊培云其人,是个温和的理想主义者。作品多以宽容、温暖的腔调为主,偏哲学范儿。他的《重新发现社会》在2010年热卖,他也因此收获了无数的掌声。在书中他大段大段地引用先哲观点与历史资料,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社会。而在这本书的创作中,他却不愿意乘胜追击,只是突然变得温和与理性起来。说什么“不自由,仍可活”、“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等等。他没有对中国人不自由的根源展开猛烈的批判,而是告诉那些不自由者,即使是你带着镣铐,你仍然可以舞蹈。也就是说,有些人穷尽一生去追求自由却失败,但是这个人本来就是自由的。这就是他对自由的全新解读。自由的价值在于人们去追求,而不是得到。就像《肖申克里的救赎》里面的安迪一样,一年挖不通越狱的隧道,就花上十年、十五年的。其实不管最后他成功与否,他都是自由的了。只不过故事为了照顾观众的心情而给了他好的结局,这一方面也是对自由的致敬。
http://s12/mw690/5f65f123gd29921fe141b&690熊培云对于自由和生活的全新解读" TITLE="《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对于自由和生活的全新解读" />
《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
识时务者熊培云
在《重新发现社会》当中,熊培云告诉我们在转型时代,发现社会的重要性。而在《自由在高处》中,熊培云则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争取未得的自由固然重要,但盘活已有的自由同样重要。现在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当中的中国人,面临着心灵与头脑的冲突,在“半盘西化”的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时,人们渐渐远离了心灵生活,压制了内心的声音。我们活在一个思维定势里面,遵守什么,批判什么,都是固定好了的。于是我们本可以多元化的社会,变得如此单调和枯燥。而作者就是要提醒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来看社会上的事物。比如圣诞节不过是世界文化的一个小样本,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人质不一定会对绑匪恨之入骨,有的时候是有可能爱上绑匪的;比如奖励可能异化为一种可怕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比如人人喜爱的顺境其实也是一种逆境……对自己的国家有点信心,便是对自己有信心。这样的论调,自然是不同于那些“自由派精英”般以“天下第一良心勇气”的道德戾气进行宣判,以毫无宽容的“自由精神”为自己的“独立人格”锦上添花。而是在自由、进步和宽容等价值的指引之下,尊重个体的成长与选择,由个体的自由去追求群体的民主。
查看更多详细文章请点击:>>>《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对于自由和生活的全新解读
http://s4/mw690/5f65f123gd285153cbc63&690<wbr><wbr>写给每个都市病患者" TITLE="《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王妃会穿衣
凯特·米德尔顿一年着装时尚集
尹恩惠《想你》虐恋结局曝光
剧中性感造型回顾
2013开年力作
《眠空》讲述安妮宝贝的小小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