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部-57总5935]裴世英(1914-1967)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雄县,现代戏曲人物,著名京剧艺人,教练。乃京剧导演、教练裴世亭之胞兄,人称“大裴”。
裴世英出身梨园世家,其父裴步元乃梆子腔文武老生。他幼时家贫如洗,无法谋生,于是随父亲练功学唱。稍长,因兵灾连年,由其父推着小车,全家一路卖唱,由河北省雄县老家逃到北平。
1922年,裴世英考入富连成科班,属于“世”字辈,拜京剧艺人邵连荣、李顺荣为师,后又多次延师,主学武生,兼学花脸、老生。他的功夫扎实正规,身架硬整规范,文武不挡,京梆两门抱,长于各门武功把架,尤其是下把;通晓多种兵器的操持演练,如刀、枪、剑、戟,精通七节鞭和大旗。
十六七岁时,裴世英就开始在北京、济南、开封等地演出。有时兄弟联袂,有时与别人搭档,一时称誉之声盈耳。他演出的剧目,武生戏有《挑滑车》、《铁公鸡》、《抠车战将》等,花脸戏有《大保国》、《探皇陵》等,老生戏有《借东风》、《走麦城》、《四进士》等,红生戏有《古城会》、《走麦城》等。
1953年,裴世英应聘来到西北戏曲研究院任教。在训练学生过程中,他遵循富连成班的一套教学方法,比较严格、规范,为剧院的形体基本功训练建立了良好的秩序。他爱学生,认为“只有私功才能出活”,喜欢给上功慢但又刻苦的学生练功,甚至为之洗衣裳、管饭,因此深受学生爱戴。
裴世英培养的学生有:樊小鱼、张全仁、杭立文、任维成、田安合、雷若男等;曾经排演过的剧目有:《打店》、《挑滑车》、《旗牌关》、《红色卫星》等。在排演《无底洞》时,他自己出演剧中的毛神,功夫极好,把老鼠精往身上一夹,再背上几个,随身旋转,加上脸上肌肉的颤动,博得满堂通彩。
[P部-58总5936]裴世亭(?-?)字云楼,北京市人,裴世英胞弟。现代戏曲人物,著名京剧教练、演员,工武生、须生。
裴世亭幼年与胞兄裴世英一同出科于京剧富连成科班,属于“世”字辈,工武生、须生,唱、念、做、打俱佳,身上的活路规范工整,举手投足间尽见功夫。
解放前,裴世亭在东北地区小有名气。1953年,他应聘来到西北戏曲研究院任教练兼排戏,期间演出过一出《汤杯自刎》的戏,引起同行的极大兴趣。
西北戏曲研究院演出的许多剧目都有裴世亭的贡献,他单独或合作排演的节目有:《游西湖》、《无底洞》、《嘉兴府》、《斩颜良》、《墙头记》等。他善于动脑子,常常为了一个小动作,一琢磨就是老半天。排练《游西湖.审鬼》一场,带乐联排后领导认为不理想,向他提出要达到天摇地动、人仰马翻、乌烟瘴气,一片混乱的氛围。裴世亭在宿舍闷头琢磨了一夜,第二天拿出了令人满意的方案。其中之一就是:黑暗中让家丁把手中的府灯、火把,上下左右,交错摆动,这个动作配合其他动作和灯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排戏时,裴世亭常常出“歪招”,反其义而用之,如《游西湖.鬼怨》一场,土地神交给慧娘一把阴阳扇后,慧娘高兴地向土地神身上倾斜一靠,右腿又向上一翘的动作,既大胆突破了传统的表演手法,又典型地展现出慧娘此时喜形于色的内心感情。
裴世亭的舞台感觉特别好,给演员说戏,不仅能够使人容易接受,而且能够带出韵味,往往一个小动作的指点就能够让人心领神会,掌握住角色的个性。他喜欢给学生“吃偏饭”,常常在深更半夜叫醒学生练私功。有一次,在泾阳农村演出,戏完后,裴世亭举着蜡烛给学生扎大靠、练大刀,由此培养了大批秦腔人才。
1963年,裴世亭被精减下放到陕西定边县剧团,1965年又到了高陵县剧团。之后,他回到老家北京,生活困顿,曾以出卖体力谋生。许多学生都接济过他。后病故于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