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和中东】黄沙路迢迢的沙特之旅

(2017-03-14 14:26:53)
标签:

旅游

沙特

吉达

朝觐

沙特阿拉伯

近日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国王萨勒曼展开一场高调的亚洲之行,已陆续到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日本,3月15日则来到中国展开为期3日的访华行程。

此行的阵仗十分庞大,非常引人注目,代表团共有1,500人之多,行李逾500吨,其中还包括两部让国王走出机舱便可以搭乘下到地面的镀金自动电扶梯。据称在东京访问期间,代表团预订了1200间高级客房,并以数百辆豪车代步,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在中国访问也深受瞩目和期待。中国是沙特最大的出口国及进口国,双方经贸往来频仍。沙特目前致力于经济转型,不希望将全国的经济押在石油产业上,此次的来访,相信无论在石油或非石油领域上,都将推动与中国更进一步的合作。

很凑巧的,去年11月秋末冬初,我也才刚经历一段「沙漠之国」沙特阿拉伯的旅程。沙特阿拉伯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Arabic Peninsula),半岛在亚洲和非洲之间,总面积约300多万平方公里,半岛上共有7个主权国家。我从2012年开始,就频密往返半岛,还甚至在迪拜建立了我们公司的据点。除此之外,我分别到过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去年的炎夏7月,更前往约旦安曼,独闯红岩峡谷的玫瑰古城佩特拉,还漂浮在美丽又神奇的死海上。这样算起来,半岛上的7个国家,我已旅游过其中5个,余下的两个是沙特阿拉伯和也门。

由于也门近年内战连连,政局动荡不稳,暂时未被我列入行程内,所以此次半岛行就只有沙特阿拉伯这个伊斯兰教的发源圣地了。

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国土约占整个半岛的80%,相等于新疆和青海两省区的面积总和。沙特刚好在半岛中央,与其他6国接壤。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两条海岸线的国家,不过她大部分土地都是贫瘠的荒野,差不多一半的土地是荒茫的沙漠,适合耕种的土地不到全国的1%。

【老邓和中东】黄沙路迢迢的沙特之旅

天无绝人之路,大抵是上天给予的补偿,土地贫瘠的沙特却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沙特的名字几乎可以与石油划上等号,被称为「石油王国」——她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石油储藏量也仅次于委内瑞拉,为世界第二多,随着持续的探勘开发,石油的储量仍不断增加。石油的发现,改变了沙特的命运,使她从传统的农耕游牧蜕变为石油化工业的国家,也一跃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老邓和中东】黄沙路迢迢的沙特之旅

其实对于沙特,我认识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听来的传闻:该国仍然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国家,全国人民必须是穆斯林,外国人要移民到此并不是件易事。目前全国人口约三千多万,其中20至30%是外来人口。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之中,约85%属于逊尼派,仅有15%是什叶派。

【老邓和中东】黄沙路迢迢的沙特之旅

沙特拥有两个圣城,一是麦加(Mecca),一是麦地那(Medina)。麦加是所有穆斯林心中共同的圣城,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诞生地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信徒每天都要朝麦加城方向行礼跪拜5次,念诵《可兰经》;麦地那是穆斯林的第二圣地,是先知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初期的政治、宗教活动中心,亦是其安葬之地。两者皆为全球穆斯林必来朝觐的圣地。

沙特的治安相当良好,皆因对国民的管治十分严厉,执法严峻,仍然保存鞭刑、剁手刑罚和斩首等。再者,人民的信仰非常虔诚,宗教本身对于人们也十分具有约束力。沙特除了维持社会治安的警察外,特别的是还有一批宗教警察(Religious Police),他们由一群「志愿者」或「执法者」组成,根据《可兰经》经文规定,维护宗教风纪。这些宗教警察身穿白袍,携带木棍或皮鞭,每天在市内巡逻执勤。一旦遇见违背宗教风纪行为的人,无论国民或外籍人士,都会挥起木棍、皮鞭抽向他们,毫不手软,往往被西方社会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不过近一两年来,宗教警察已经日趋少见了。

沙特对女性服饰的要求,相较于半岛上其他6个国家,是更为严格的。当地的妇女全身都必须罩上黑袍、黑面纱、黑手套,甚至连鞋袜都是黑的,外人唯一能见到的只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连前来旅游的女性,也一视同仁。一踏进入境大堂,女性就必须与男性分开,若服装未遵守规定,就会立即被要求披上一袭特别为女性旅客准备的黑色长袍和头巾,然后才准许过关。然而对女性装扮如此严格的规范之下,黑袍的样式其实也非一成不变的,除了最普通单调的,也有带了花纹图案的,或者在边缘或袖口装饰不同颜色的滚边,据说有些昂贵的黑袍上甚至还镶了钻呢!

出发到沙特前夕,我被一再提醒,许多重要的宗教圣地、古迹都只对穆斯林开放,像我这样的外地旅客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台湾旅行社的陈总知道我喜欢拍照,又爱随处抓拍,更是絮絮不休地叮咛我,千万不要把在其他国家的习惯带到沙特,在公众场所不可把黑衣妇女摄入镜头,更不要在圣迹一类的地点随意拍照,否则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林林总总一堆规条,真让我感到有点惶恐。

值得一提的是,要到沙特,必须先申请当地的入境签证,可是申请过程和手续并不容易,而且耗时较长。我打听过申请入境签证分为三类:一是朝觐、二是访问和工作签证,并没有一般国家的旅游观光签证。感谢中国驻沙特使馆朋友的关照和帮助,使我只花一个小时就在北京的沙特使馆获得「特事特办」的入境签证,也让我这趟黄沙万里行得以实现。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航程,我搭乘的飞机终于徐徐降落在有「帐篷城」之称,以开国君主的名字命名的吉达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King Abdulaziz International Airport)。

【老邓和中东】黄沙路迢迢的沙特之旅

【老邓和中东】黄沙路迢迢的沙特之旅

吉达(Jeddah)是沙特第二大城市,距离麦加圣城不过70多公里,因而每年的朝觐期间,机场总是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朝觐者,根据统计,每年单是正式朝觐期间接待的旅客就逾200多万人,若在加上副朝(正式朝觐以外时间进行的朝觐)和观光游客等,人数就更多了,可说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机场之一。

机场共有四个航站楼,分别是王室专用、朝觐专用、沙特航空公司专用和其他航空公司使用。其中的朝觐航厦(Hajj Terminal)非介绍不可,它占地面积达105平方公里,可同时容纳8万多名旅客。特别之处在于它属于室外航站楼设计,采用法国人的设计,融合传统阿拉伯和现代风格,新颖创意。整个航厦用帐篷覆盖,采用钢柱支撑,帐篷是以一种反光的玻璃纤维织成,有效地把75%的阳光折射出去,降低了机场的酷热程度,加上室外航厦四周并没有用墙壁围起,更多了一重通风的作用。

【老邓和中东】黄沙路迢迢的沙特之旅

【老邓和中东】黄沙路迢迢的沙特之旅

【老邓和中东】黄沙路迢迢的沙特之旅

我搭乘摆渡车(Shuttle bus)经过航厦时,远远望见一片白色的大帐篷,非常壮观。这令我回想起几年前曾经去过澳洲北领地沙漠中的艾尔斯岩度假村,该处也是采用白色帐篷设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论及规模,当然无法与吉达机场这210顶高45米的伞形帐篷相匹比了,今天它已成为吉达的地标性建筑。

可惜我乘坐的航机停泊在北航站楼,只能远观,无缘近距离欣赏它的特别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