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欧洲】初访三联城

标签:
波兰gdansk旅游 |
去年为了欧洲国家杯足球赛,我才到访过波兰的华沙,意犹未尽之下,今年炎夏7月,我重游波兰。这次来到另外两个古老城市──格但斯克(Gdansk)和克拉科夫(Krakow)。
格但斯克是波兰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临波罗的海格但斯克湾,被誉为「波罗的海的明珠」(Pearl of the Baltic
Sea),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成为贯通东西方交通和贸易的枢纽,不但是欧洲重要海港之一,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她就不断在波兰与德国之间争来抢去,一下属于波兰,一下又是德国的领土。今天的格但斯克已经变成一座著名的「三联城」(Tri-City),结合另两座邻近的城市索波特(Sopot)和格丁尼亚(Gdynia),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大都会圈,是经济、文化、工业、航运和旅游中心。
原本旅行社的陈总为了让我在休憩的同时欣赏到波罗的海海天一色的美景,打算安排我入住索波特临海滨的Grand
Hotel,不巧遇上欧洲人的假期,酒店早被德国旅客「占领」,我便改下榻于格但斯克古城区,虽然无法从酒店遥望海面上变化多端的云彩,却又让我有更充裕的时间漫步在古城与古迹间,接受逾千年的文化洗礼。
格但斯克入海口处有座韦斯特普拉特半岛(Westerplatte),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国纳粹军在这儿打响了第一枪,闪电袭击波兰军队,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我并未踏上「二战爆发地」,而是来到它的对岸。在这儿,昔日战场上的硝烟伤痕已不复见,远望过去,战争遗址上以人工堆砌起一座小山,竖立了20多米高的战争纪念碑。小山上林木青翠,纪念碑则以巨石迭成不规则形状,造型非常特别,它分为几层,各雕上不同的图案,各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刻画出当年军民万众一心、奋勇战斗的情景。当年韦斯特普拉特半岛上的波兰驻军人数不到两百人,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以寡敌众,却支撑了整整七天,替波兰的其他地方争取到时间,更激励了大家的士气。
我站在岸边,面前的格但斯克海湾波光粼粼,数年前波兰加入欧盟组织,现在正加快建设港口码头,准备重拾旧日的繁荣景象。
格但斯克城内,倒是留有不少战争的遗迹。城中有幢红砖大屋,是邮政局和博物馆,馆前广场竖立一座大型塑像,描绘胜利女神正要将一把步枪递给一位负伤垂死的邮务员,可惜已经太迟。这是为纪念二战爆发的时候,格但斯克主要邮局内50多名邮政人员面对数倍于己的纳粹武装分子,坚守岗位、奋勇作战,可惜最终不敌而被杀害。他们英勇爱国的精神,受到波兰人民的敬仰。
在格但斯克造船厂(Stocznia Gdanska
S.A.)的二号大门前,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造船工人团结纪念碑」,由三个大型的十字架组成,高42米,全钢结构,造型非常简洁俐落,每个十字架的上方都镶嵌了小锚,因为它纪念的是1970年在罢工运动中牺牲的造船工人。纪念碑是在1980年由团结工会竖立于此的,象征着工人的希望和信念。另外,纪念碑的基座上总共镶上12面铜牌,刻画造船工人的工作和生活写照。据说当时为了赶造这座纪念碑,工人们设法克服高空焊接的技术和难度,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整座纪念碑的工程。
造船厂的大门上,还铸有工人的口号:「一切从这里开始,我以在这里工作为荣」的大字。1980年,波兰著名的团结工会就在这里建立,现在成为「自由之路」博物馆。不巧遇上关馆维修,我无从入内了解团结工会的工人运动历史。
离开了这些悲情伤感的战争遗址和纪念碑后,我来到现代化的格但斯克市政竞技场(PGE Arena
Gdansk),它是为2012欧洲国家杯而建的,可容纳4万多观众,是波兰第二大的体育场馆,场馆的外型酷似波兰国石──琥珀,金黄色的幕墙,非常夺目。这倒是立刻提醒了我,赶紧转身朝古城区走,寻找「北方黄金」琥珀去了。
后一篇:【老邓和欧洲】波罗的海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