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欧洲】华沙古城(二)

标签:
波兰华沙居里夫人旅游 |
克拉科夫郊外大街仅约700多米长,却绿树成荫、宽阔整洁,十分赏心悦目。由新世界大街(Nowy
Swiat)一直延伸到老城区市场(Rynek Starego
Miasta)这段路程的两旁,有着重建的中世纪楼房,露天咖啡室经常坐满顾客,路人悠闲漫步,观光马车载客穿梭街道,欣赏一路上的漂亮建筑,热闹气氛一点都不逊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
这条繁华大街上,有两座高耸的纪念碑,分别代表一文一武的波兰历史人物。虽然两人生长于不同年代,但同样都受到波兰人民的景仰敬重。
文的一位是爱国浪漫诗人亚当‧密支凯维茨(Adama
Mickiewieza,1798-1855),纪念碑上的铜像右手放在胸前,视线朝前,彷佛正向围观群众朗诵爱国诗篇,唤醒人民的热情与觉悟。他一生积极投身国家的自由解放运动中,据导游说,当年肖邦曾与诗人在巴黎有过一席对话,并受到诗篇《青春颂》的启发,创作出《G小调叙事曲(Ballade
in G minor op.23)》来。
要寻找武的一位,就必须来到克拉科夫郊外大街的末端,王室广场前面,这里高高竖立一座20多米的纪念圆柱,是波兰最古老的纪念碑。立于圆柱顶端的雕像,一身戎装,手持长剑和十字架,威风凛凛,是400多年前的波兰国王齐格蒙特‧瓦萨三世(Zygmunta
III Wazy)。
根据导游的介绍,他在位期间立下显赫战绩,带领波兰军队击败沙俄和土耳其,收复国土,是波兰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有关他手中的长剑,当地流传一种说法,认为长剑决定国家的命运,若见到剑尖上扬,表示国家国运亨通,繁荣富强;当剑尖下垂时,表示国王向人民发出警告,国家会遭到厄运和危险。导游说,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人民对他太敬重景仰了。
碑下面有一段铭文,赞扬国王是「一座高山,他的光辉比金更光亮,力量比青铜更坚强。」让人一目了然。
国王纪念圆柱后面,有座红砖色的五角形巴洛克式建筑──皇家城堡,曾经是旧波兰王朝的宫殿。二战时期几被炸平,又是多亏了充满爱国情操的波兰人民,在1971年开始募款重建,1988年才让它重新屹立在维斯瓦河畔。今天已改为王宫博物馆,陈列旧王朝的丰富藏品。我来到的时候,正遇上内部维修封馆,未能进入,唯有望门轻叹。
特别一提的是,附近有多所大教堂,在两天之间,我都见到婚礼举行,估计这时候正巧是当地的结婚好季节吧!

绕过皇家城堡,就是导游口中所说的悲情老城区市场。二战时,这里是发生激烈巷战的战场。经过重建,如今风华再现,四面是四、五层楼高的巴洛克式楼房,非常齐整,墙身刷上或鲜艳、或粉嫩的色彩,还有美丽的壁画和塑像等,非常悦目。
老城区中央大广场上的美人鱼塑像(Pomnik
Syreny)是华沙的象征,她一手执盾、一手擎剑,象征英勇的波兰人民面对残暴的侵略者绝不退缩,威武不屈的精神,敢于自卫和抗争的坚强性格。
用青石条铺砌的矩形广场是一个热闹的市集,露天酒吧、咖啡室、民间工艺品摊档林立,周围还有很多琥珀(Amber)的商店,价廉物美。我自然把握机会,多费些唇舌与店家议价,以更低更优惠的条件购得几块精品琥珀。
除了精品商店外,广场上还有博物馆、高级餐馆等。经过导游推荐,我在当晚来到有300多年历史的Fukier餐馆,尝尝当地的Zurek菜汤和鹅肝,制法与法式的略有不同,不过尝起来美味可口。
穿过老城区市场的石板小路,面前是一座朱红色砖砌的旧城墙,它是中世纪时为保护老城区绕城而建,圆形的城堡叫做巴尔巴坎(Barbakan),城墙下的护城河早已干涸,成了小孩嬉戏的草坪,现在城堡遗址是华沙的必游景点之一了。
华沙英雄辈出,不仅如此,还不可遗漏掉一位先后发现「钋(Polonium)」和「镭(radium)」、享誉世界的杰出女科学家──居里夫人(Marja
Sklodowska Curie)。
她说过:「我从来都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无论碰到再大的困难,都绝不屈服。」「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我中学时期读了她的生平传记,种种事迹深印在脑海中,陪着我走过青春的岁月。
居里夫人的诞生地就在离古城堡不远的弗雷塔街(Freta)上,那是一幢朴素无华,不太引人注意的平房。我为了参观她的旧居和博物馆,在街上多番打听,不料当地市民彷佛已将她忘得干干净净,一问三不知。经过一番折腾,好不容易找到故居,博物馆却已逾时关门了。未能亲睹夫人献身科学,淡泊名利,不惧艰险,努力为人类探索新放射元素的实验室故居,当然不可能没有半点失落感。尽管如此,那段年轻过往的深刻回忆,并不会因为这次的缘悭一面而有所磨灭。
前一篇:【老邓和欧洲】华沙古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