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2012-05-31 14:49:18)
标签:

咸阳

汉阳陵

陶俑

景帝

旅游

咸阳有「秦都」、「汉陵」之称,曾经是秦朝的国都,也是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地位卓著。此处总共发现27座皇帝陵,和大大小小的皇亲国戚、王孙贵族和大臣的陪葬墓,其中有9座西汉皇帝和周围拱卫的陪葬墓集中在咸阳市北面一处俗称为「咸阳原」的黄土台塬,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横卧在关中平原上,地势和自然环境形成难得的风水宝地。「当年宫殿阿房盛,此地邱陵汉室多」,这两句摘自秦玉《晚渡咸阳》中的诗句,道出咸阳原上汉陵墓的景观。


其中,咸阳原的最东端便是汉阳陵,不但位于咸阳市中心区不远处,又在往来陕西咸阳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途中。我们临离开陕西前,海联会的朋友特地绕道汉阳陵博物馆,让我们得以一探两千多年前汉室皇朝的地下宫殿。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在2006年才开放,是一座很新的汉皇陵博物馆,陵园面积有20多平方公里,现在已改为一座园林文化景区。陵园内有两座封土,至今仍未掘开,分别是景帝和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帝后陵,亦即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墓穴中。封土是汉陵的特色,「汉封土为陵,唐依山为陵」,两个朝代的帝陵原来各有不同特点结构。陵园前原来还有东南西北四门,现在已全部湮没,只留下南阙门遗址。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我们前往的地下博物馆并非汉景帝的地宫,而是帝陵内的从葬坑道。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汉景帝与其父汉文帝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他是汉代第4个皇帝,在位17年间,推崇黄老之术、削藩平乱、减赋税、重农抑商、对内休养生息、对外与匈奴和亲,为汉代江山奠下很好的根基。


讲解员介绍在从葬坑内,掘不出太多金银珠宝等陪葬物,说明景帝是一位「俭朴」的君主。然而建造陵墓,却劳师动众,花了长达28年之久才把陵墓建成,不少的民众因而赔上了生命。

 

陵园共有80多条从葬坑道,以帝陵为中心,向外作放射式设计,目前地下博物馆内开放的是其中的11条。


我稍微估计一下,发现留在地下博物馆参观的时间仅剩约一个小时,就得赶往机场了,大家只得迅速穿上护鞋套,进入灯光幽暗的地下宫殿。


讲解员表示,为了保护汉阳陵的整体完整面貌,和挖掘出来的古文物,于是将博物馆设在原址上,用玻璃作廊道,让参观者透过玻璃,平视和俯视从葬坑内的文物遗产,认识汉代的神秘地下世界。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博物馆内最有代表性的文物是坑道内的陶俑,它们的身高只有60厘米,是真人的三分之一,特征是通体橙红、缺少双臂、全身赤裸,其实它们原先都有木造的手臂,且穿着丝绸衣物,却因为埋在地下的时间太久,一遇空气便碳化消失掉了。


陶俑的体形虽远较秦兵马俑小,不过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刻划细致,五官神态栩栩如生,从不同的面相、特征和生殖器官等征状,不难分辨出它们的性别和身份。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葬坑道的大量陶俑、车马队和彩绘的立俑等,都反映它们是为汉景帝死后服务,符合古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除了陶俑外,还可见到陶制的六畜,包括牛、马、羊、猪、狗和鸡,以及粮食仓库和器皿等,都提供汉景帝在冥世继续享用,与在阳世时一样的威风。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老邓和中国】咸阳原上汉阳陵


汉阳陵内的陶俑阵势宏大壮观,文物丰富多彩,堪称是一批不可多得的汉代艺术珍品,令人大开眼界,博物馆内另有电影院详细介绍汉阳陵,可惜时间不容许我们久留,大伙步出地下,重见天日,随即赶赴机场,告别陪伴我们多天的海联会朋友,踏上归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