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2011-12-19 09:46:09)
标签:

鲁昂

贞德

木桁架

莫奈

吉温尼镇

旅游

鲁昂(Rouen)曾是法国第二大城市,与圣女贞德同样也结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奥尔良是贞德带领法国军民扬威的地方,那么鲁昂就该是法国人民悲伤欲绝之处了。

1431年5月30日,圣女贞德就是在这座古城的旧市集广场(Place de Vieux-Marche)被火刑处死,殉难于此。
奥尔良之行后,我继续前往鲁昂,探寻女英雄的故事。

旧市集广场上竖立了一根高高的十字架,称作「贞德火刑纪念柱」,原来就是贞德被火烧处死的地方,一旁还见到一尊贞德的石雕塑像。广场中还建起一座圣女贞德纪念教堂,外型是一艘倒转的维京船,设计相当现代化,不过教堂里面十六世纪的彩绘玻璃却来自二战期间被摧毁的圣文生教堂,是第一代法国最好的文艺复兴作品。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教堂对面还有一家民间博物馆,保存当年贞德率领法国人民抗击英军的信札和文件,还有很多蜡像、模型和场景,叙述贞德短暂却辉煌的一生。我也进入内绕了一圈,缅怀这位受尊崇的女英雄。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司机向我介绍鲁昂与巴黎同在一条塞纳-马恩省河(River Seine)上,鲁昂在河下游,距巴黎仅150公里,过去是海上贸易繁荣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充满古迹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小城。经典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的作者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就在这里诞生,不过我至今尚未翻阅过这本号称「最完美的小说」。

鲁昂与奥尔良一样,无法幸免于二战的战火,幸而战后重建的古城仍然保留着秀丽古朴的风格。

我漫步于旧城区,狭窄石板街两旁是诺曼底风的木桁架木屋(half-timbered houses),这类木桁架木屋在德国境内的许多城镇随处可见,源自南德,外墙没有上钉,而是在木料上加工,木料有的凸出,有的凹入,特点是用卡榫技术拼合而成,外面再刷上鲜艳的颜色,让古城显得格外富有魅力。司机还补充道:木桁架屋的上层歪歪斜斜,是因为过去政府按楼层面积计算收税,上面的楼层是计税后才加盖,虽避开了课税,外墙却因此歪歪曲曲。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沿着大时钟路(Rue de Gros-Horloge),我见到鲁昂的地标之一,一座哥德式的钟塔,钟塔的两侧都可见到色彩瑰丽的巨大机械钟,拱形的通道顶部有着精细复杂的雕刻。由于钟塔本身没有现代化的电梯设计,虽可登上钟塔俯瞰全城景色,却非常考验脚力,必须拾级攀上。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钟塔前面是一座比奥尔良圣十字教堂更为宏伟的圣母大教堂(Cathedrale Notre-Dame),拥有火焰哥德式的尖顶和高塔、精致多样的雕刻石像。教堂大门已经用高科技清洗过,重现洁白的大理石,使雕像图案更加漂亮。就连画家莫奈也曾钟情于这座宏伟的大教堂,还特别住在教堂对面的屋子,描绘出近三十幅以它为主角的油画。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数座古建筑环绕着大教堂四周,旧司法厅(Palais de Justice)是16世纪火焰哥德式代表作,非常精致。还有皇宫疗养院(Hotel-Dien),和重建后的圣图安教堂(Eglise St.-Ouen)等古迹。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担心错过午餐,我匆匆结束古城游,乘车沿着草地农舍顺路而去,来到一座农庄水车餐厅(Le Molin de Fouges),司机推荐此处的餐食价廉味美,每逢假日,门庭若市、座无虚席。我享用农村风味的午餐后,在清幽美丽的餐厅外面,欣赏水车轮转、水闸流水潺潺的悠闲乡村景色。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司机接着把我带到附近的吉温尼镇(Giverny Village),著名画家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曾在这里住了43年,使小镇名扬于世,成为旅客非到不可的景点。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1883年莫奈搬进这栋农舍,改建成画室和花园。小楼里除了陈列莫奈的代表作品外,还有很多日式版画和布置,我这才得知莫奈也喜欢和式风格的艺术。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这位画家尤其热爱大自然,把房子前面变成了一座「百花园」,我从二楼窗前向下望,楼前大花园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翠绿的草地和树木衬托各种花朵争妍斗艳、色彩缤纷。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从「百花园」的一隅穿过林木交织而成的隧道,就进入了莲花池的区域,池塘上一座绿色的日式小桥与两旁垂柳浑然成一体,池上漂浮着红、白、黄色的莲花,水面倒映着树影,彷佛把我带进莫奈1899年的名画──「睡莲、绿色的和谐」(Water-Lily Pond, Symphony in Green)里。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老邓和欧洲】探索鲁昂、走进莫奈画中

我走出莫奈的灵感后,顺沿着塞纳-马恩省河,回到声色繁华的大城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