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论经济】头寸

标签:
韩祖平中国外汇交易瑞士联邦银行外汇市场杂谈 |
在北京机场书店看到一本【头寸─从华裔钢琴家到外汇交易大师】的书,我看到“头寸”两个字,已经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从架上翻了前言;介绍了作者韩祖平(Derek Han),他是著名华裔钢琴家,又是外汇交易大师,是蓝橡资本集团董事会主席,首位被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任命的华裔银行主席。
前言还介绍韩祖平的投资才能体现在各个金融投资领域,而在外汇交易领域尤其突出,丰富的外汇交易实战经验及对市场的深刻认识,使他不仅能够从短期变动中获利,更能在长期趋势展开前把握先机。而对政治时局的精准把握能力,使他屡次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下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取得令人瞩目的优异投资回报,成为UBS(瑞士联邦银行)最大的个人外汇交易帐户持有者。
我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外汇交易专业人士,纵横这个行业三十多年,看到作者的“自传”的叙述,识英雄重英雄的精神下,我自然把这本书带上飞机,连忙翻阅。
“头寸”这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韩先生自述自己的成长过程,他是一位有天份的钢琴家,九岁已露头角,十八岁已是美国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年纪最小的毕业生,在音乐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有一套由170张唱片组成的《莫扎特作品全集》,其中第二卷中的钢琴协奏,大部分是由这位华裔钢琴大师演奏的,他还为南非总统曼德拉、为美国对塞浦路斯展开“钢琴外交”的演出。
我最有兴趣又与我有关连的故事,就是我们共同都是驰骋在外汇市场上的能手,这亦是“头寸”书中的最大篇幅的一部分,介绍了作者如何由音乐家偶然踏进外汇交易这个范畴里,又如何对这门学问产生了浓厚兴趣,把外汇交易变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过程引人入胜,描述他参与外汇交易的经历,和怎样符合外汇市场演变,一点没有夸大,他参与的多场的外汇大战役;91年的海湾战争、93年的英镑狙击战、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后的欧元贬值等,都是如实报导。其中还讲及到香港联系汇率的保卫战,韩先生虽然未有参与战事,是一位“旁观者”,他却很有见地,与众老外交易员有着不同见解,清晰了解到香港联汇的特点和不可能被索罗斯之流所摧毁的原因。
他还带到由2007年始至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他都以交易事实说明眼光独到,一次又一次地抓住动荡之机,赚取利润,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韩先生还自述几次卷入家庭集团的股份战,以及后期在金融业上的曲折经过,洞识到要知己知彼,要了解法规,才能保护自己权益。
最后一部分《我的人生新头寸》,作者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一个在外国长大,在外国受教育的音乐家,他有这样感人的一段文字:「我始终有着一颗跳动着的中国心,我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回归祖国,参与祖国的建设,为国家的进步贡献一分力量,会有很强的满足感,在中国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刻,我不希望仅仅做一名见证者,更希望成为一位参与者。」因此,他自2008年就投入中国市场。
《我的外汇交易原则》一章中,韩先生订下了“军规”:-
1.在做下一次交易的时候,要把上次交易忘得干干净净;
2.永远不要与自己的仓位结婚,该止损的时候一定要止损;
3.要保持一定的现金储备,保证金的比例一定不要低于50%;
4.只赚自己能赚的钱,不要妄想吃到市场波动的全部利润;
5.市场永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
这几点观点我是相当认用,而且跟我的诫条不遑多让,没有偏差,这些都是我们在“屡败屡战”中累积起来的经验,是外汇交易员必不可忘的规条。
书名“头寸”这个词,我估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是极富有中国色彩的名词,它来源自民国“袁大头”银元时代,当是10个“袁大头”摞起来刚好是1寸,因此中国的金融交易就叫做“头寸”;我在1969年已参加银行工作对这个名词自然不陌生,但对年青一辈可能未会知道其中的源由。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大家都有丰富的外汇交易经验,我从1978年开始参与外汇市场,有超过30年经验,是专业外汇交易员,韩先生有20年,是业余外汇交易大师,韩先生整年到世界各地演奏钢琴,参加金融投资行业管理,我也全球奔跑开拓业务。韩先生是钢琴家有浓厚的音乐细胞,虽然我未有这样造诣,不过喜欢音乐尤其是古典作品,我是管理人员,协调公司头寸,全局观念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公司的总指挥”。作者热爱工作,喜欢研究事物,实地探测,我也是一样。最后一点,韩先生每天睡眠只有3-4小时,而且睡得很深,这与我习惯一模一样。我才惊叹;原来我遇上“对手”了。有一点我觉得我是较优胜对手的是;在外汇交易挫折失败次数我肯定比他多,持仓部份我相信会比他的量大,在外汇市场上,我对市场的影响力也相对比作者大。我期待有朝一日能与“大师” 相遇,相互交流外汇的交易心得。
“头寸”这本书不是一本外汇交易秘籍,而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是有志成为外汇交易成功人仕必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