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和中国】姑苏城外寒山寺

(2010-10-18 16:39:40)
标签:

张继

枫桥

姑苏城外寒山寺

苏绣博物馆

f65

文化

【老邓和中国】姑苏城外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原是普通的一座姑苏城外的石拱桥变成家喻户晓的著名“枫桥”,就得拜读唐代诗人张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所赐,连在桥畔的寒山寺也增添了不少光彩。

 

1980年我到此地一游,这次旧地重游,寺桥依旧,不过却多了很多商业气味,我印象中当年寒山寺旁平房很少,现在确是商铺林立,招牌横额随处可见,游人众多,寺内烟火鼎盛,一片喧哗杂声,与当年张继的幽静环境,已是一去不复见了。我在寒山寺门前等候拍照,都要候上十多分钟,入寺拜神和游人众多的境况可见。

 

寒山寺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唐代高僧寒山当过寺主持,才因而得名为寒山寺,它距今已有1400多年,曾遭火烧毁过多次,最后在光绪年间再次重修,寺前的枫桥是一座古朴典雅的石拱桥,横跨着古运河上。古时这里是交通重镇,枫桥正好是交通管道上的要冲,运河在夜间封锁,来往官船只好在附近停泊登岸夜宿,而张继诗中所说的古钟,早已失传,现在大雄宝殿保存的那口铜钟,是日本人仕在1906年才捐赠的。

 【老邓和中国】姑苏城外寒山寺

【老邓和中国】姑苏城外寒山寺

【老邓和中国】姑苏城外寒山寺
【老邓和中国】姑苏城外寒山寺

【老邓和中国】姑苏城外寒山寺
走进寒山寺只见到到处进行修葺,不是扩建就是竖立新的牌坊,尘埃满天,空气污染,寺内大雄宝殿中都满是善信,再内进就见到“普明宝塔”,塔高五层,是六角型重檐亭阁,可以让游人登上塔顶,俯瞰寒山枫桥景色,我未有登塔,只按塔下面指引,绕塔三匝,可消灾解难;两旁还铸有一对铜狮,已被游人摸到圆滑,我也把狮首抚摸一番,然后再到碑廊欣赏文征明,唐寅等碑文残片,寒山寺内设有“金色宝藏”,与北京的“文房一号”同属机构,在寺内售卖“佛”缘法器。

 

告别了寒山寺后,导游带我到名满中外的苏绣博物馆,苏绣早已闻名中外,有2000多年历史。苏绣技术精细,有接针、套针、缠针、铺针等十多种绣法,它还有其“精细雅清”的地方特色,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活泼,制作精细。我喜欢双面刺绣,在我办公室就有摆设着“老虎”的双面苏绣,老虎神态传神,目光锐利,毛发精细,刺绣技术高超。

 

我在博物馆中也找到了精品,一幅墨线“观音像”刺绣,非常精美,我觉得它属精品之作,虽然博物馆是国营单位,经理说现在生意不太好,原因是这类传统工艺品不太受时下旅游人仕喜爱,所以我只用了三折左右价钱购得。几天后回到香港时,观音刺绣早已收到了,它已成为我此行的苏绣纪念品之一。

 

接着我又到丝织厂参观,“苏杭”丝绸齐名,养蚕缧丝都是两地的绝活,我对丝绸展销产品不感兴趣,却钟情于他家的檀香木扇,我自己买到一柄“松鹤延年”的店内硕果仅存的一柄,经过多番唇舌议价,才有八折交易,我也买了多柄檀香木扇送予同事们作纪念品,分享我此行苏州情趣。

 

我下次再到苏州,得准备两天一夜的行程,才可以遍游苏州古城、风景区和古典园林庭院三大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