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大洋洲】雪梨海湾游

标签:
海湾大桥山崖古董商店悬崖华特生休闲 |
我别过佛光山南天寺后,继续另一个行程,车直驶至雪梨的南端海湾入口处─华特生海湾(Watsons Bay)。华特生海湾可以自我们公司窗外远远望到,从公司市区出发,约一个多小时就可到达,近在咫尺,却从未有到过一游。
华特生海湾是澳洲最古老渔村,我坐车沿卧龙岗出发,距离就更远了,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沿着依太平洋的车道,只见海天一色,一望无际,我居高临海,视野广阔,太平洋茫茫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尤如当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意境。
远望碧海中一艘大远洋邮船徐徐驶出,我站在岬角悬崖边,见到海浪冲击着远处的隘口(The Gap),陡峭的沙岩悬崖,听到海浪不断冲刷着山崖下的海蚀洞,卷起千重浪的声音,奈何我带来的是“傻瓜”自动相机,无法远程捕捉这样壮观的画面。
山崖高处原来是昔日炮台遗址,是守卫澳洲雪梨海岸线的重要据点,两座白色的灯塔和讯号站依然屹立山崖顶,见证着雪梨的变化。回头看悬崖的另一边,就是雪梨市区,雪梨闻名的三宝;歌剧院、海湾大桥和电视塔清晰可见,山下排列着一幢幢独立别墅,海边停泊着豪华游艇,不过司机说这里离市区有一段距离,房价仍维持1.5-2.5佰万澳元。
我寻得崖上一块大沙岩石,近看像一只鹰,翘首张嘴,像是在呼唤对岸的同类,而在另一角度,又像一只海龟,竭力向大海爬去的形态,大自然的构图,使我出现了很多遐想,若然不是司机趋促,我真想多停留一会,多欣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瀚灿烂,若出其里”的太平洋的天连海,海连天,空蒙浑融的诗境。
我随车驶进华特生海湾,刚好这天是周六假期,虽然午餐时间已过,游客很多,坐满了海湾前面的大草坪,欣赏着爵士摇摆乐的表演,我本想到这里雪梨其中一家最出名的餐厅─Doyle’s Seafood Restaurant进餐,但早已客满,我只能买便当(Fish & Chips)充饥。车子匆匆别过Watsons Bay,向另一个双湾进发,途中先经过玫瑰湾(Rose Bay),此处居民集中地,是一小市镇,海旁种植了一大树,环保意识很好,我们接着到达”双湾(Double Bay)”。
双湾是豪华住宅区,生活水平比其他区要高得多,因此,当地人称之为“Double Pay”,就是在这里消费需要付上双倍价钱,只见高级名牌点开设在路旁,是一处购物中心,Double Bay的豪宅一般在3.5佰万澳元以上,用Double Pay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了。
本来已近黄昏,我正想打道回酒店休息,司机却热情地继续行程,车子经过雪梨海湾大桥向另一边的曼利湾(Manly Cove)驶去,沿着长长的Military Road和Spit Road两条购物大道,我记得公司晶晶小姐说,许多古董可在此处寻觅到的,可惜日落黄昏,店家都打烊了,若然要逛古董商店寻宝,两条大道可足够消磨我一整天的时间。
“曼利湾”意思是Manly,即“男子气概”,是一个对着北太平洋市镇,早在1852年已开发,是雪梨北端最狭窄的地方,我印象中在1988年曾到此一游。长长海滩有泳客,也有冲浪的勇者,现在连接着海湾的Corso街,已成为行人购物区,两旁布满各式各样的餐厅、啤酒屋和艺术品专卖店,是曼利湾最热闹的街道,与当年的境像就差得多了。
一整天的南北海湾游,遍游雪梨有名的海湾,直到日落西山才尽兴而返,结束”BAY”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