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台湾】恶水无情 人间有情

标签:
杂谈 |
台湾连日暴雨不断,台风莫拉克虽然远离,但仍继续肆虐闽、浙等地。台湾有差不多占四分之一的面积被大水淹没,死伤人数仍持续增加。据媒体指出,死亡人数已达67人。救灾中有一架救援直升机在暴雨中坠落,机毁人亡。全台湾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的气氛之中,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光农业损失就超过70多亿新台币。这次灾情之严重,是50年来仅见。
灾害发生后,我刚好在台湾停留一个晚上,再转飞瑞士日内瓦,整个晚上看到电视实时报导灾区情况,也看到马英九总统赶赴灾情地区,亲临指挥救援工作。本来我觉得马先生会因汲取去年处理风灾事件而「经一事,长一智。」,并发挥他强势的领导能力,对莫拉克所造成的灾难,能妥善处理,为他在9月后集政权于一身奠定良好基础。不过我一厢情愿地期盼这位老兄能让「坏事转化为好事」,使民调能有所提升,为蓝营年底县市长的选战,夺得更好的成绩,可惜事与愿违。8月8日以来,马先生和他的内阁成员刘兆玄「不辞劳苦」,奔走中央、灾区与指挥部门,了解灾情和解决灾区的问题,皆未得要领。辛勤中换来的是灾民的骂声,社会不约而同的反应是马政府无能,对灾情处理过慢。有些网友甚至批评马先生冷血,连他身穿红色背心到达灾区视察都说成是「赴喜宴吗?」这些谩骂,相信连马英九本人也始料未及。
这次我飞赴瑞士途中经过法兰克福机场,在候机楼中看到CNN的世界新闻报导,一遍又一遍地播出台东县知本温泉区6层楼高的金帅酒店,倒在溪水中的惊险场面。连CNN的播报员都讲述美国气象专业人员对这次暴雨的分析,台湾地区这次的灾情严重地步可见一斑,世界也为之动容。在飞机上看到台湾评论专家南方朔先生在明报的一篇评论─《八八水灾》是台湾版的卡翠娜(Hurricane
Katrina)!让我对马英九的期望幻灭。他笔下讲到这次水灾已注定将不只是单纯的水灾而已,而是会演变为「政灾」。文章指出这次水灾南部的屏东县受创最重,雨量也最大。屏东县从8月8日上午起就向中央及军方求救,但呼救了快一天,却无人闻问。它已引发了「政府到哪里去了」的民愤。后来没有办法,灾民们只好自己用手机打给电视台求救,可悲的是求救讯息竟然是从电视台播出来,政府单位才有人与屏东县联络。《八八水灾》期间,电视台已变成了救灾的第一线,取代了政府的职能,这实在是「电视时代」的悲哀。电视不播,政府就不理;只有出现在电视上,大官们才会有动作。政府官员的办事作风,真令人慨叹。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灾难发生后七、八个小时,政府才有动静,等到电视画面出现,才出动军队。让军方派出装甲坦克车,而不是第一时间派出救生艇,或适用的救生器材,真是荒唐之极。听说连某个县的县长都没有办法与中央联络上,又是要拜托电视台救急,才被理会。地区与中央的救灾联络机制,有相当多的问题存在。
南方朔以2005年美国卡翠娜(Hurricane Katrina)风灾为例,布什政府在风灾中暴露出无能和不用心,最后演变为「政灾」。而这次《八八水灾》正是一次卡翠娜(Hurricane Katrina)风灾的翻版,马政府的表现如出一辙,看来灾后台湾将会潜伏着另一场政治风暴,这完全是不足为奇。
文章末段还一针见血的指出,「马英九政府对本质上乃是作秀有余,做事却大有问题的政府。这个政府懂得讨好各方俾获得选票,但当有问题出现时,它为了安全却总是躲得远远的,不愿意和负面的事沾上边。」总结起来,「马英九是好人但却无能,这种评价可谓已相当的固定了,而经过这次《八八水灾》,他的这种评价可谓已更难扭转。」马英九先生,我一直都期待你能洗涤台湾的黑金政治,有决心有能力去整治台湾政府机关。你若要政权集中,就更要重拾魄力,多倾听人民声音,务实地为民众办事。否则目前蓝营的优势和马先生的政府,都会出现危机。希望马先生好自为之。
风灾无情,人间有情。这次《八八水灾》,香港、大陆同胞与台湾人民一样感同身受,血浓于水的感情,纷纷伸出援手,捐赠物资,救助灾民于水火之中。我们也一如往常,这次我到瑞士公司,立即动员公司全体员工发起募捐,当天就把筹募的瑞士法郎一万元送抵驻瑞士台北文化经济代表团日内瓦办事处的徐咏梅组长手上,我们略尽一点绵力,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希望欧洲的华侨华人,救灾如救火,一起为《八八水灾》出钱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