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邓论经济】 惨遭滑铁卢!!

(2009-06-17 14:29:21)
标签:

财经

闻名世界金融投资界中的狙击手─索罗斯,近日前往中国接受中央电视访问时,回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利用他管理的量子基金,接二连三狙击亚洲弱势货币,手段凶猛,并且屡战屡胜,无往而不利。他成名之战役就以1992年打败英镑见称;英镑只消短短几天,就由兑美元高位的2.00,一下子跌至1.78左右,1994年他又成功狙击墨西哥披索,又再下一城,迫使墨西哥披索贬值,及使当地股市崩溃。

 

英镑狙击之战,刚好是亨达集团成立第三年,我有幸跟到风,赶上去这班“狙击英镑尾班车”,我记得那一个晚上,我由1.96左右开始抛英镑,那时公司资源有限,沽英镑只能是1500万为上限,当天晚上由于英伦银行的退出当时欧洲货币体系,及宣布大幅度减息,英镑在期货市场跌至停板,汇市中英镑一跌不起,一个晚上的交易结束时,我已有过百万元的利润,这次是我离开银行岗位后的第一个大胜仗,至今我仍然经常回味此番快感。英镑之战是跟这位索罗斯一道,有跟风之嫌,搭上顺风车。

 

记得1997年4月份开始,此位仁兄瞄准亚洲,量子基金再次出动,先狙击泰国泰铢,这次的得手,换来了整个亚洲金融体系濒临崩溃,使多个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和股市暴跌,继而影响到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结构,而索罗斯掌管的量子基金就赚到不少,索罗斯名利双收。索罗斯继而狙击港元,又尝试攻击人民币,不过这次的战役,都是折锻而回,败走麦城。这次在访问中,他自己首次承认98年狙击港汇失败,损失惨重,并且大赞当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和金管局总裁任志刚,称赞他们的部署在对冲和抵销潜在风险方面很有效果,这次香港的港汇保卫战打败了这位近十年“百战百胜”的货币狙击手。

 

我有幸亲自参与此次战役,我自97年10月开始,港汇继泰铢、印度尼西亚盾、新加坡元,韩圜亚洲货币贬值动荡后,港汇在10月底开始受冲击,当时索罗斯仍分身不暇,仍未有参与这场“预赛”,应该是其它的欧美对冲基金在运作,凭着我对香港联系汇率的认识,亦看准了香港刚回归中国,正是需要一个经济稳定的局面,无论香港出现怎么样的冲击变化,中国是义不容辞地支持的,港汇是地域性货币,而联系汇率自1983年实施后,不断强化管理,也经历了近15年的磨练,不容易被推倒,我利用我跟银行的友好关系,开始加入保卫港汇行列,不动声色地暗中直接参与这场战争,1998年初有一本“Risk Magazine”(风险杂志)就刊载了一篇报导,意思是说当时全世界都在抛空大量港元,而突然市场出现一股力量,大量买入远期港元,及买入港元期权,市场在怀疑是否特区政府有或是中国政府的捍卫行动,不过却未有被官方证实。这场战后的结果,很清楚是忠实捍卫港汇的我和特区政府高奏凯歌,索罗斯及其它狙击手大败而回,我也在此役获益不少呢!港汇的胜利当然有赖于联系汇率稳固基制、特区政府和中国政府的决心,我的个人能力只是在敲敲锣打打鼓罢。

 

79岁的索罗斯认为,对所有货币的“攻击”都无所谓对错,他说:「我在金融市进行投机,是按照通行的规则来做的,如果禁止投机,我也不会投机,如果允许投机,那我就会投机,所以我实际上是参与者,一个金融市场的合法参与者。我的行动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市场里没有所谓的道德问题。」他的这段话我也能认同理解,而我认为港汇保卫战也可以说是一场货币基制的攻防战,也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之争。

 

投资市场本来就是零和之争的市场,一旦参与,投资者应该要有自我承担的准备,在决定投资前应要先了解产品风险,投资方法及一切相关的契约条文。而不是一味听取理财专员的说服,而愚蠢的投放资金造成不堪后果.世界各地许多投资纠纷往往都是因投资者盲目因素造成的,目前香港的监管机关在某些角度来看,存有不少漏洞,监管机关通常是事后诸葛,对本地提供服务的金融行业限制多,法令严厉,但只是名符其实的“高高在上”的官僚衙门,实质效果欠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