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随笔】琉璃与白瓷艺术(二)
(2009-04-24 10:19:42)
标签:
杂谈 |
八方新气(New Chi) 是王侠军大师的创新杰作,是他在「琉园」艺术品以外所开创的瓷器工艺新品牌。王大师八年前就开始创作瓷器艺术品,我相信在创作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不少挫折,不过经过几年时间,「八方新气」业已扬名国际,而我本人受到老伴的影响,也加入搜集白瓷的行列。
其实白瓷艺术品因为颜色单调,较不讨喜。作品设计如果缺乏特色,或色泽不够光亮纯白,也不易被收藏家接受。
宋朝时的瓷器其实并非白色,通常带有一点米色,不过当时欧洲并没有此种烧瓷技术,宋代的米白色瓷器已经让欧洲人惊叹不已。他们称那时代的作品为「东方白」或「珍珠白」,更特地到中国著名的瓷器之乡–景德镇取经。
后来这个技术被欧洲人超越,王大师表示,他选择这个曾经让我们民族引以为傲的技术作品,要把「这份骄傲拉回来」。他也说:「白瓷确实非常不讨好,不好保养也不好打理。」「我的作品要卖给勇于探索生命,热爱生命,并且对生活情趣及品味有一定素养的生活行家。」
我是在偶然的情况下爱上白瓷和王大师的作品,不代表我拥有生活情趣和品味。然而只要凝视纯净的白瓷艺术品,一种自然纯粹的感觉油然而生,内心便因此沉静下来。
台北101大楼五楼新开的八方新气门市,是我经常蹓跶的地方,我进入不一定会买王大师的作品,有时只为了欣赏作品的意涵。
近日出差北京时,读到一本杂志<望>里头有一篇王大师的专访,记者问大师认为他的设计在推动瓷器产业的发展方面起了何种作用。
大师的回答是:「其实不光对瓷器,我想对所有传统产业都有一定启发。国外有那么多传统品牌,人家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我们的传统产业却在价格战中苦苦挣扎?关键是我们没有把心意真正放在工艺上,没有想过赋予作品时代的意义。我们一直在做老祖宗的东西,而老祖宗做半年的东西,现代人做3天就拿出去卖,这样的心境心态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好?另一个作用就是传承,我们要把『东方白』的传奇接续下去。做这件事让我感觉很豪迈,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不一般的事情。就像有人跟我说他买『八方新气』的产品,不光因为它好看,而是觉得自己买了中国瓷器的转折点,觉得自己参与了这段历史,对他而言就有了意义。生命有的时后是需要一点历史感的。」
这段话令我感触极深,也获得很大的启发。而王大师众多New Chi的作品中,有一件名为「传承」的作品,如今已被我收藏在台北的办公室内,将成为我今后生活中的一种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