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Venus and Adonis
画家名字:提香(Titian, 1490-1576)
创作时间:1554年
规格尺寸:186cmX207cm
这幅画是提香为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Philip
II,1527-1598)绘制的六幅神话故事绘画组成的诗歌系列(Poesie)中的一幅。《达娜厄和金币雨》(Danaë and the
Shower of
Gold)是最早提交的视觉诗歌绘画作品,完成于1553年;《维纳斯与阿多尼斯》是第二个视觉诗歌的绘画作品,完成于1554年。当时备受追捧的文学作品,无疑是古典诗歌。佛罗伦萨著名语言学家科鲁乔·萨卢塔蒂(Coluccio
Salutati,
1331-1406)曾指出古典诗歌的重要地位:它与圣经说的是同一种语言,诗歌包含的寓言用来传递真相。因此古典诗歌就成为后代的意大利人解读圣经并了解真相的一把钥匙。提香与菲利普二世对古典诗歌有着共同的兴趣,这是提香为菲利普二世创作视觉诗歌的文学背景。
《达娜厄和金币雨》取材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讲述的是公主达娜厄与宙斯生下的孩子按照神谕杀死了达娜厄的父亲。但这个故事传递的是另一种含义,就是宙斯化作金币雨强奸了达娜厄,但后者没有分辨出宙斯的欺骗,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提香创作的《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可能来自1553年在威尼斯出版的古典诗歌《阿多尼斯、希波墨捏斯和亚历山大》(the
Fable of Adonis, Hippomenes and Atalanta),作者迭戈·德·门多萨(Diego Hurtado
de Mendoza,1503-1575)是提香的另一个客户。
在这幅画中,提香将场景定格于维纳斯阻止阿多尼斯狩猎的行动,其向读者传递的象征性含义是:对凶猛的野兽的认知不足是要付出血的代价。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认为《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的故事本质上是带血的玫瑰的寓言,即被丘比特的箭射伤后,维纳斯流出的血染红了玫瑰。这意味着维纳斯对阿多尼斯的爱将以悲剧告终。画中的细节也暗示爱情的悲剧:丘比特正在睡觉,他手里的爱情之箭失去了效果;画面左侧的双耳细颈酒瓶被遗弃在地上。这类酒瓶通常与男女之爱的主题相关。
《达娜厄和金币雨》的绘画处理和《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的雕像般的处理是对当时意大利的绘画和雕像艺术以及代表人物提香和米开朗基罗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的一个例子:达娜厄和维纳斯分别展示出女性的正面和背面的形象。而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采用的是方向相反的螺旋造型。提香借此表明,绘画可以用不同的视角描述人物,其可以实现雕像艺术的功能。
从复制品中得知,提香创作的第一幅《维纳斯与阿多尼斯》是在1520年代末,但已经遗失。普拉多版本的《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优于其它版本的地位在于其符合第一幅《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的布局构成。描绘两个人物的颜料涂在素描层之上。但是,提香做了一些小的改动和调整。比如维纳斯的轮廓和阿多尼斯的躯干是用非常薄的涂层来完成的。
普拉多版本在当时无疑是最具性感的反映诗歌的绘画作品。因为这是提香提供给菲利普二世的诗歌系列绘画作品中唯一一幅表现女性主动姿态的作品,她不顾一切地阻止阿多尼斯与拥抱结合在一起。其动感效果可与古代雕像相媲美。
这幅画是提香在职业生涯后期创作的。1548年从奥格斯堡返回后,提香发现自己处于人生和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创作的、被委托人接受的作品越来越少,这是他与年轻一代间认知的代沟所引发,他追求不受委托方限制的独立和自由的创作意识,而恰好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满足了他的要求。
这幅画反映了提香在神话故事绘画方面的创新意识,不喜欢年轻一代的循规蹈矩。他设置了阿多尼斯离开的场景,而不是《变形记》中维纳斯的离开。这样就增强了打猎的悲剧以及维纳斯阻止阿多尼斯的戏剧效果,揭示了猎人自身的认知缺陷,也让人意识到猎人受制于命运和神的不公正对待。这也是他在神话故事绘画创作的一种心态:人类最好不要与神发生任何关系,否则只会带来麻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