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是罗马天主教会贯彻特伦托会议(Council of
Trent,1545-1563)精神的产物,是17世纪欧洲最为流行的建筑风格,其采用了一种苛刻的、讲究学理的设计或构思,这吸引了知识分子,而不是众多的教徒。这种建筑通过对比,运动,丰富的细节,深邃的色彩,宏伟和惊奇,以达到一种敬畏的感觉来回应新教教堂的简单和简朴的式样,强调的是教堂与观众在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
罗马作为天主教会总部的所在地自然成为巴洛克建筑的发源地。1605年,保罗五世(Pope Paul
V,1550-1621)成为第一位推动巴洛克建筑的罗马教皇。意大利其他地区的巴洛克建筑都是在罗马原创基础上的变体。
1、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内部特征
巴洛克教堂内部通常设置较为宽敞的中央空间,礼拜者距祭坛很近,光线从头顶上的穹顶(dome)或透光孔(cupola)照射下来。作为巴洛克建筑的基本要素,穹顶象征着天地之间的结合。其中透光孔内部装饰着天使和圣徒的绘画以及描述天使的灰泥雕塑,这给下面的人留下了仰望天堂的印象。巴洛克内饰的另一个特征是天花板上使用灰泥雕塑框架包围的错觉绘画作品(Trompe-l'œil)逼真表现众多的圣人和天使,并与建筑框架的细节相联系。
乔瓦尼·巴蒂斯塔·高里(Giovanni Battista
Gaulli,1639-1709)在罗马耶稣会教堂天花板的绘画作品《耶稣的凯旋》
吉安·洛伦佐·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和乔瓦尼·德罗西( Giovanni
de'Rossi)于1658年设计的奎里纳莱山的圣安德烈教堂(chiesa di Sant'Andrea al
Quirinale),教堂内的祭坛画通过大理石框架的红白色条纹与其背后的金色和白色装饰相连,创造出圣人安德烈亚冲破祭坛画边缘升天的动感,特别是祭坛上方三角架的缺口还构成了升天的通道。
上述错觉绘画作品与西斯廷教堂内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的彩绘天花板是不同的,后者有多个场景,且每个场景都有各自的视角。巴洛克式的天花板绘画都是精心制作的,观众能看到整个天花板的透视效果,画中的人物看起来就像现实中的人物。
到巴洛克的成熟期(High
Baroque),巴洛克教堂内部变得越来越华丽,集中展示在祭坛或穹顶下。最典型的例子是由吉安·洛伦佐·贝尼尼在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内制作的圣人彼得的座位(Chair of Saint
Peter,1647-1653)和铜制天棚(St. Peter's Baldachin,1623-1634)。
扭转的柱子是巴洛克内饰的一个特征(见上图)。它既提供了一种动感,也提供了一种反射光线的新方法。巴洛克的另一个装饰特征为cartouche,即用大理石或石头制成的椭圆形装饰,表面略微凸起,上面有图像或文字,放置于门廊的上方,向下面的人传递信息。这类装饰有着各种各样的创意,从大教堂、宫殿到小教堂的所有类型的建筑中都能看到。
http://s10/mw690/001KjwVZzy7o6EWFlWN69&690
巴洛克设计师有时使用强制透视来制造错觉。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1599-1667)在罗马设计斯帕达宫(Palazzo
Spada)通道时,使用越来越小的柱子和不断减少的通道宽度以及通道尽头外侧的一个微型雕像来制造一条通道有30米长的错觉,而实际上它只有7米长。通道外侧的雕像看起来为真人大小,但实际上它只有60厘米高。博罗米尼在数学家的帮助下创造出这样的错觉。
2、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外部特征
罗马第一座有巴洛克风格正面的建筑是1584年建造的罗马耶稣会教堂(Church of the
Gesù),其正面为平面,与传统文艺复兴教堂的正面是不同的。其一大两小的门洞组成凯旋门的样式象征着天主教的凯旋。
到巴洛克成熟期,教堂正面出现了凹凸变化,典型例子是弗朗切斯科·博罗米尼1634年设计的罗马圣卡洛四喷泉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建筑正面为波浪形。
博罗米尼1634年设计的罗马圣卡洛四喷泉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的平面布局为椭圆形;吉罗拉莫·雷纳尔迪(Girolamo Rainaldi)和他的儿子卡洛·雷纳尔迪(Carlo
Rainaldi)于1652年设计的罗马圣埃格尼斯教堂(Sant'Agnese in
Agone)为希腊十字的正方形。除此之外,威尼斯的安康圣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采用的是八边形的布局。它们与中央的穹顶是相互配合的,与文艺复兴教堂的长方形结构也是不同的。
圣埃格尼斯教堂的正面
另外,中央的穹顶和门前的柱廊通常为巴洛克教堂的主要元素。
圣彼得大教堂的柱廊与门洞形成了光线的明暗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