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名画 扬·范·艾克的《圣母与执政官尼古拉斯·罗林》

标签:
文艺复兴艺术佛兰德斯绘画文化历史旅游 |
分类: 人文,历史 |
中文标题:圣母与执政官尼古拉斯·罗林
英文标题:Madonna with Chancellor Nicolas Rolin
画家名字:扬•范•艾克(Jan van Eyck,
1390-1441)
创作时间:1435
绘画类别:宗教绘画
油画规格:66cmX61.9cm
保存地点:卢浮宫(Louvre,
Paris)
15世纪的佛兰德斯(现为比利时)与意大利一样,从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进入到中产阶级为主导的商业贸易经济(bourgeois
mercantile economy)环境。两地的银行业(banking)、羊毛制造(wool
manufature)和贸易非常繁荣。两地之间的商业和艺术的联系也非常密切。意大利的宫廷雇佣佛兰德斯的艺术家,佛兰德斯也吸引来自意大利的商人。
佛兰德斯画家受到了意大利的透视法则以及纪念性表现形式的影响,但是他们受到古典风格的影响远小于意大利同行。在佛兰德斯,哥特艺术元素较多,但油画的采用让画面变得更为精细,颜色也更加丰富。由于油画的颜料干得较慢,画家可以重新创作和修改,这是湿壁画(fresco)与蛋彩画(tempera)无法做到的。虽然15世纪有部分意大利画家采用了油画技术,但广泛采用是在16世纪之后。
1430年代佛兰德斯最有影响力的画家是扬•范•艾克(Jan van Eyck,
1390-1441)。作为勃艮第公爵好人菲利普(Philip of Good of
Burgundy,1396-1497)的宫廷画家。他吸收了国际哥特艺术以及文艺复兴的最新成果。他的祭坛画《圣母与执政官尼古拉斯•罗林》(Madonna
with Chancellor Nicolas Rolin)是为欧坦圣母教堂(church of Notre Dame in
Autun)所创作的,展示了天堂以及地球的细节和纹理。
执政官跪在一本弥撒用书前,他的沉思被圣母登上王位所打断。圣母身上的布料很像意大利著名画家马萨乔笔下人物的着装,带有地球引力的效果,但带有角度的褶子来源于哥特风格而不是古典风格。坐在圣母腿上的婴儿耶稣,拿着带有十字架的地球仪。耶稣的手势是对祈祷者的回应。两者透过地板砖上方的空间传递信息。
观众沿着地砖向前,经过后墙上的三个圆拱,看到一条河将背景一分为二。左侧,即执政官的一侧,带有耕作的土地,代表的是地球。而右侧是圣母与耶稣的一侧,这里有奉献给天堂的众多哥特式教堂的金黄色尖塔。两个世界通过一座桥产生联系。桥的右侧可以看到耶稣抬起的手,面对执政官。暗示虔诚以及祈祷是获得拯救的路径。
很明显,这是两种艺术特征的混合:国际哥特式,属于宫廷艺术的范畴,有着华丽的颜色和精致的纹理。特别是精细的纹理,也是佛兰德斯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文艺复兴艺术体现在透视法则的运用,例如地砖形状的描述,也体现在裙子下坠的地球引力效果。
这幅画最让人困惑不解的是执政官与耶稣或圣母之间的神圣对话(sacra
conversazione),神父或神职人员并没有出现。这似乎与罗马天主教的教义与规则不相符。我们来看一下拉斐尔1511年创作的《福利尼奥的圣母》(Madonna
of Foligno)。右侧跪在地上的是绘画赞助人,旁边负责与圣母沟通的是基督教早期的神父、神学家哲罗姆(Jerome,
347-420)。其他两位都是宗教圣人,包括了洗礼者约翰和圣方济(Saint
Francis,1182-1226)--圣方济修道院的创始人。
其实两者之间的差异恰恰是新教徒与罗马天主教徒的分歧所在。按照历史的记载,当时佛兰德斯的部分天主教徒,特别是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商业阶层,主张取消教堂神父(priest)在日常祈祷时的中间角色,教徒祈祷时直接面对圣母或耶稣,同时他们还要求天主教会为此取消教会税。这些教徒通常被称为新教徒。因此本人所介绍的这幅画很可能作为祭坛画放置于天主教堂的私人礼拜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