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范•艾克(Jan van
Eyck,1390-1441)出生于佛兰德斯(现为比利时),是勃艮第公爵聘用的宫廷画家。他对佛兰德斯、荷兰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发明的油画艺术,后来被著名画家达芬奇引入到意大利。他的缩微技巧,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纽约大都市博物馆保存的《羔羊颂》中的细节元素甚至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人们意识到当时大型的绘画作品和雄伟的建筑设计,原来是使用类似艾克的缩微技巧,记录在手抄本上,而后传播到欧洲各地。扬·范·艾克于1434年到1436年创作的《天使报喜》(Annunciation)讲述的是天使来到圣母身边,祝贺她怀上了圣人耶稣。这是当时最为流行的绘画主题。这幅画无论是在构思上,还是绘画技巧上都是极为出色的。

艾克将天使报喜的场景设置在教堂内,并加入了众多不同时空的元素。有点像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黑暗的上层、单一彩色窗户内耶和华的图像(Jehovah)以及古罗马建筑的圆拱,对应的是旧约全书的时代。下层充满着来自窗户的“世界之光”;三个透明彩色窗户,表达的是三位一体(Trinity),即上帝与耶稣拥有同样的灵魂--圣灵(Holy
Spirit
);建筑的结构是哥特式,对应的是新约全书的时代,即耶稣诞生后的时代。因此,这是一个新旧转换的空间。地板上描述的大卫打败歌利亚,所罗门击败非利士人(Philistine),表达的是大卫和所罗门对以色列的拯救,这也预示着即将出生的耶稣对人类的拯救。
扬·范·艾克擅长用图形符号来叙述情节和描述人物的基本特征:天使背后有两个翅膀,其左手上的十字架,表达的是耶稣肩负拯救人类的神圣使命;圣母面前摆放着洁白的玫瑰花,象征着纯洁;一只白色的鸽子随光线飞向圣母。鸽子代表的是圣灵,即耶稣和上帝的灵魂。艾克描述各种材质的纹理,从坚硬的波兰石头到柔软易碎的花朵,都极为清晰和准确。由此让我们感受到佛兰德斯现实主义绘画的悠久传统。这种传统到17世纪演变为赏心悦目的静物画、生活场景画以及风景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