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马图》艺术欣赏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学生作文 |
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生前最擅长画马,一生所画奔马图非常多,今天,老师老师在多媒体上让我们欣赏了一幅他画的《奔马图》。这幅《奔马图》高3.26米,宽1.12米,还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
http://s16/bmiddle/5f659ef3x985d089edc1f&690
大师徐悲鸿采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手法,着重刻画了马的神韵和气质,画中的马四蹄飞速地踏着地面,我耳边隐约听到了马蹄传来的“得得”声。这匹马,没有马鞍,不有缰绳,也没有笼头,在宽广的原野上狂奔,它蹄下生烟,一往直前,四蹄强壮有力,生机勃勃,似乎要破纸而出,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这匹马骠悍勇猛,回首顾盼,仿佛在为自己那雄骏、矫健、轻疾的步伐感到自豪,这幅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加赋予了画家自己的个性与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啊,果然是徐悲鸿笔下的马,一点儿也不缺乏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志!”同学们看了,不禁连连称赞,我也有百闻不如一见的感受了。老师见了,便介绍起来:“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
老师津津有味地讲着,我们全神贯注地听着,后来,老师又讲了徐悲鸿的作画背景:“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徐悲鸿心急如焚,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看着这匹栩栩如生、勇往直前的奔马,我不禁思绪万千,感受到体内的热血在涌动:多少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统一抛头颅、洒热血,而后方的仁人志士也为祖国忧心如焚,一匹昂首嘶鸣、奋蹄前进的马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力量和希望,我也应该像这匹马一样,不畏艰险,克服困难,为祖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