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的冷暖
(2009-05-24 10:49:07)
标签:
原创人文人情人性人生社会杂谈 |
分类: 人生感悟 |
人情的冷暖
人不可能一辈子都顺遂美满,有高峰就有低谷。因此人情冷暖本是常事,每个人都会体验到。我们不必批评别人不够义气,困境中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朋友。如果我们能用九十岁的心情来看待世事,就不会太在乎名利、是非、得失,就能过得更加坦然自在。
人总是向力量强大的一方靠拢,人心也总有恶的一面。因此不要愤世嫉俗,做人应学会圆通。你大可不必跟着别人去打落水狗,除非你与他积怨甚深。相反,如果你不怕被人一并打下去,还可以在精神上支持他。这种雪中送炭的做法,会在关键时刻让你得到更多的回报,但袖手旁观是明哲保身的好办法。不要轻易树敌,这是一种剥夺自我生存空间的行为。
人们在扩张欲望或欲望受到危害时就会显露出恶的一面,善人在利害关头也会变恶。因此要懂得明哲保身,不要把心一下子掏出来,不要轻信别人。做人既不能太坦诚,也不能锋芒毕露,话也不要说得太满,应有回旋的余地。对别人的要求与论点应避免不假思索地一口应承;对他人的动作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凡异常举动必有特殊目的。只要把此动作与双方处境一并思考,即可发现玄机。在做事时也要把握分寸,事情在发展的各个时期,其体现的作用与意义都不一样,要在恰当的阶段处理它。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失去意义。
要懂得礼尚往来,勿透支人情。人情如同银行存折,是有限的,若透支了就会使双方感情变淡,且在对方眼里你将是个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因此在动用人情办事之前要弄清双方情分,之后要适当地回馈,这样就可达到虽然动用了人情,但人情不会淡化的目的。当然,能不求人的尽量不要求人,即使你与对方感情好,也不可轻易请他帮助,特别是斤斤计较者。否则人情债会象地下钱庄一样让你吃不消。如果对方欠你的人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抱着讨还人情的态度让别人帮助。
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金钱抛弃亲情,年轻时也许无所谓,但上了年纪后,便会感受到亲情的强有力的召唤,能够享受亲情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尤其要敬老,对智者要有请教的态度,并佐以不定时的探视;对凡者要从礼节出发,嘘寒问暖,不可对他们颐指气使。他们一辈子的经验,你一敬而得,何乐而不为呢?逢年过节不要忘了向亲友问候,拜访亲友时带点礼物,可增加感情的热度,尤其是去见长辈不可空手。
在人际关系中严肃的态度往往会弄巧成仇,致使好心不得好报,而和稀泥的态度却能化干戈为玉帛,从而形成轻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因此不要疾恶如仇,也不要刻己求人,更不能攻击别人的人性弱点。要明白世界上有光明就有黑暗,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了,不要随意戳破别人的虚荣面纱或揭穿他人的隐秘欲望与卑微心理。另外,不可因交情深,就抛出一片心;也不可因交情浅,就瞪上一只眼,尽量避免把人际关系弄僵。
大体上的统一安排,未必能兼顾到诸多具体的特殊情况。因此不要认死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过于认真就会众叛亲离,不得人心。要明白让别人难堪的结果就是你不久将会更加难堪。所以人们似乎极其认真地煞有介事地做事背后,总掩藏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即既要摆脱各种关系的制约,又要给自己保留一些后门。为一个人而得罪众人,当时或快人心,事后则难免后悔。此时就不妨来个敷衍了事,干打雷不下雨,以免挨累不讨好。即使处于上位或按领导指令去做,也要通权达变,委曲求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行动方案,以求四方平安。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这只会招来别人的鄙视与嫉恨。
俗话说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环境中关于你的不良议论愈多,则你的处境也就愈危险。“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去!”这只是不成熟的表现。人言是指那些添枝加叶、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的背后议论与无中生有的恶意中伤或毁谤。虽然人人都会被“人言”,但毕竟对我们没有好处。因此,要笃守节操,谨言慎行,身正就不怕影子斜。其次,要懂得避嫌,不讲究办事方法,容易被人合理想象而得出虚妄的结论。如涉及亲友调动时应回避;与女人交往时应注意时间、地点;办事要按照程序或具备必要的手续与透明度。第三,不要为自己公开树立过高的标准,这相当于在无形中贬损了他人,同样会受到阻力。第四,要敢于抗争,若对任何人身攻击都不还击,就显得太无用了。第五,向智者倾诉,流言止于智者。
要学会保护自己,就必须适度地武装自己。千万不可随便迁就别人,任意委屈自己。纵容自己就是树立敌人;姑息别人就是贬损自己。首先,要确立做人处世的原则,有了原则就不会对别人的要求照单全收。其次,要有拒绝的勇气,当然这要以明辨是非为后盾。第三,做人要有棱有角,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立场。若用逃避与清高来应付别人的攻击,最终只会被打趴下。第四,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上级,态度也不可过于卑软。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不可能一手遮天,毕竟他也有上级。就算我们愿意抛开尊严,但决不可丧失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