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邦——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

(2023-12-30 16:15:26)
毛主席评价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那么刘邦的厉害之处在哪儿呢?
        为人豪爽爱交朋友爱惜贤才。刘邦出身平民,一介布衣没读过几天书,也没有豪门权贵的家族势力,凭借帝王的志向,宽厚的胸怀,超人的识人之术,卓越的领导才能,以泗水亭长之职在沛县结交了萧何、曹参、樊哙、夏候婴、卢绾等一批豪杰这些人构成了创业的基本盘,又吸纳了张良、韩信、英布、彭越等一众人才,打败西楚贵族出身的项羽战胜了数倍于自己的楚兵成为开国帝王。
       胸有大志有担当。刘邦在做亭长的时候偶遇了东巡的秦始皇的豪华车队,刘邦就感慨说“大丈夫就该如此呀”可见其志向远大。刘邦刚起兵时,沛县城萧何曹参的名望要高于刘邦,当沛县被拿下后,萧曹二人害怕起事不成家人有灭门之灾就推举刘邦做首领,刘邦就坦然就命,可见刘邦确有担当,有豪杰的气派。
       心胸宽广不拘小节。韩信本是项羽的部下但官职很低郁郁不得志,经过一段时间了解发现项羽个人能力虽然突出但不会任用贤良且任人唯亲眼光短浅,不足成大事。听说刘邦在汉中招贤纳士胸有大志就去投奔。但刘邦也没有看重他,只给他一个管仓库的小官,韩信很是失落,过了一段时间在一个月夜偷偷逃跑了,萧何了解韩信的军事能力,知道韩信跑了顾不上向刘邦请示赶紧就去追赶,连夜把韩信追了过来,这才有了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典故。过了两天萧何回来了,刘邦问萧何“为什么逃跑”萧何说他不是逃跑是追韩信去了。刘邦说最近逃跑的将领都有十几个了也没见你去追,为什么偏偏追韩信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只想做个汉王,不想东出与项羽争天下那就用不着韩信,如果你想成就霸业就必须重用韩信”。刘邦当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招呼一个小孩一样,这就是造成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刘邦筑坛净衣沐浴焚香封韩信为大将,众将皆惊。刘邦从谏如流,仅凭萧何的建议,也不考察韩信以往的成绩就将韩信从一个低级军官一下越级提升至众将之首,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韩信是良马,刘邦就是骑手,韩信拜将之后彻底被刘邦驯服,任由刘邦驱使,即使韩信由齐王降到楚王,又降到淮阴候,也察觉到刘王邦有杀他之意也没有想造反,可见刘邦驭人之术何等高超。
       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萧何、张良、韩信、曹参、樊哙都是人才,人杰,但不是全才,萧何是管理国家的丞相之才,刘邦就让他经营汉中管理后勤工作,筹措粮草征募兵源;张良善于谋略筹划,刘邦就用他作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韩信是大军事家,刘邦就筑坛拜为大将军,然后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些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干的很舒服,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天才,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辉煌,心满意足志得意满,与刘邦相互成就,任谁会不开心呢,谁会不服气刘邦不在他手下干呢?刘邦是最好的领袖,萧张韩是最杰出的专业人才,这么好的领导架构核心,想不胜都难!
        视金钱如粪土视王候爵位如无物,基本做到论功行赏,一切为成就霸业服务。韩信攻下了魏、赵、燕、齐等国,占领了半壁国土凭借功劳想当代理齐王,当的刘邦正和项羽军事对峙,相持不下。韩信帮谁谁就能获胜,在此情之下刘邦就封了韩信做齐王,齐王可是除皇帝外权利最大的王,韩信封齐王后率兵进攻项羽才有了“垓下之围”的四面楚歌,项羽自刎乌江。项羽最重要的谋士就是范增,为了离间项范之间的关系陈平献了一计,刘邦拿出来大把的金银让陈平去收买项羽的部下,让他们说范增的坏话,居然成功的离间项范之间的关系,使项羽对范增产生怀疑,致使范增出走,尔后病死。据说陈平虽然功劳巨大但借此贪污了不少银子,刘邦非常了解陈平的品行,知道他贪污一笑了之并不深纠。可见刘邦城府之深谋划很远。如果治罪了陈平那么谁能解刘邦的白登之围,又能有谁铲除吕姓诸王安定刘家天下呢?
       刘邦识人水平高超,眼光独到。公元前195年刘邦箭伤发作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吕后问刘邦以后国家的人事安排:萧何死了谁人可任丞相,刘邦说曹参可以,又问,曹参之后谁能任丞相,说王陵可以但性直需让陈平辅助,陈平智有余能不足,又问,王陵以后呢?刘邦说那就不知道了。周勃能力突出而又忠心,如将来有事安定刘家天下的必须是周勃。历史证明曹参确有丞相之才,严格按照萧何的冶国方略不作一点改变,近乎尸位素餐,这才有了成语“萧规曹随”正是曹参的不作为使汉帝国慢慢回复了元气,王陵作丞相干的也很好,使汉朝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后来吕后专权是周勃和陈平铲除了吕姓势力安定了刘氏政权,仅此你也不能不佩服刘邦远见了。
        弱小时就依附他人保存自己,强大了就自立门户。刘邦起事初期兵少将寡,无法单独与强大的秦军对抗,就去投靠项燕项羽,待力量壮大时就离开项羽自立门户,这和三国的刘备多么相似呀!
       最核心的是懂民心,顺应民意,纪律严明,出师有名做正义之师。刘邦未起兵时,看到秦朝修长城盖阿房宫又营造皇陵,民众劳役严重土地荒芜而法律又非常严苛民怨沸腾,知道国家早晚有变,于是结交豪杰积蓄力量暗中待变,待到陈涉吴广起事就顺势而为揭杆而起,实际上刘邦早有计划目光长远。
       俗语说“得民意者得天下”,孙子兵法上说两军交战“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欲不仅指士兵和将帅一心更指老百姓与统治者一心,得到老百姓的广泛支持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刘邦深谙此道。进关中占咸阳给将士约法三章,封府库封皇宫不拿珠宝钱财,不抢劫杀戮,善待秦王子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得百姓支持。反观项羽俘虏秦军降卒二十万,不但不将俘虏充实队伍反而全部坑杀,多么残酷呀,那后来谁还想投降反水呢?要知道这二十万降卒关系到上百万的家庭,使这么多的家庭丧失亲人对项羽恨之入骨,项羽杀死楚怀王,又杀死了亡国之君子婴也失去了贵族们的支持,项羽不得民心夫败就是必然。
     综上所述,刘邦的确具有领袖魅力是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没有之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也是布衣出身,但才能难望刘邦项背。刘邦奠定了大汉400年的江山,对后世影响之深之远用笔难以描述。我们的民族叫汉族,文字叫汉字,衣服叫汉服,语言叫汉语其它的还有很多。刘邦有许多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聪明的读者你能从中悟到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踏雪寻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