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名家的成功之路——书法家必备

(2023-06-29 10:01:25)
标签:

文化

杂谈

纵观古书法名士从李斯,张芝,钟繇王氏父子到颜欧柳赵张颠醉素苏黄米蔡这些名流来看都有许多共性,细思之下有些心得或许对后学者有所裨益。

1、名师,必须有名师授业指导,历史上的著名书者无一例外都有名师,王義之的老师是卫夫人,王献之的老师是他爹,颜真卿的老师是张旭。好的老师能够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上,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更容易成功,自我摸索书法之路是不可取的,但找到一位有真才实学的老也相当不容易,因为现在社会上的许多所谓书法家只是徒有虚名,须要鉴别才行。

2、社会地位,被后世推崇的书法家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普通的小老百姓因为社会地位低书法水平即便很高也很难为社会主流认可,所以流传下来是基本不可能的。王羲之是东晋豪门王家之后,曾官居右将军,禇遂良曾身居宰相,张旭做过唐朝长史,颜真卿做过唐朝太守吏部尚书,欧阳询是唐朝光禄大夫封渤海男爵,赵孟頫是宋代赵家皇族之后,苏轼也曾是宋朝庭大员,所以屈指一算古代哪位书法家不是身居高位呢?

3、学问,古代所有的书法家无一不是饱学之士,满腹经纶勘称鸿儒,思想修为的高度自是非常人能比,所以其书法才能够超凡脱俗,后人只知道其书法功力深厚拼命临学穷其一生也难企及前人成就,其实很多人就是自己的学识浅薄所致。书法也是需要博学的,古代名家无一不是博学多才之士,每一幅书法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的意趣性格哲学观点和品德修养,从一幅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风骨,此所谓字如其人。王羲之的兰亭序飘逸隽秀顾盼多姿潇洒自然,虽是行草但锋不外露,看是信手之作却符合自然之道精妙绝伦,殊不知王羲之不仅熟读儒家经典还精通道家文章,从兰亭序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含而不露的儒雅风范和向往大自然的道家的骨。后学者只知道模仿不懂王羲之的内心追求,又怎么能写出书圣的风采呢!

4、天赋,学书法没有天赋是不行的。王家以书法传家,家门富贵数百年,族内英俊无数,有成就的也就王羲之父子,王询、智永等几人,但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可见成才之路艰难,没有夭赋是绝对做不到的呀!

5、毅力,学书法没有坚韧的毅力不行。学习书法是一辈子的事非朝夕之功,据传王献之练了几年书法觉着差不多了,把习作拿给王羲之过目,王羲之看后笑了笑一言未发,只挑了一个“大”字在下面添了一点,王献之又将作品拿给他母亲看,他母亲郗氏也是出身书香门第颇懂书法,郗氏看后说到:“我儿磨尽三缸水,只有一点象羲之”,王献之听后感觉很惭愧,知道自己和父亲差距很大。从此更加努力日日不辍,把家里的十八缸水都研墨了才成为书法大家。可见书法之路艰难,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勤学苦练是不可能的。

6、爱好,学书法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不行。学书法需要大把的时间,你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静下心来坐得住耐得寂寞,放下功利之心全心学习,只有真心喜欢才能学会欣赏名家书法,知道这些名帖精妙之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

7、阅历,书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就需要书者和同行或前辈多多交流沟通,少听赞美之语多听批评意见。中国书法历史数千年书海浩瀚如烟,名山大川寺庙古刹皇家林苑都有著名作品,多一些游历交游必能开阔眼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8、创新,学书法没有创意创新不行。学习书法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书法的生命,临摹的再像也是他人的风格,继承是为了发展,但创新需要遵守古法,不能恣意妄为,书法之妙重在神采,神采是书法的灵魂,有神的书法一是美的,如果你的作品是美的那就创新好了,在这里恭喜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