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玄门太极长生功----道海玄微(十)----萧天石

(2010-11-09 15:37:07)
标签:

杂谈

分类: 道门语要
                                 玄门太极长生功——四元功秘法

    玄门太极长生法四元功,即是从动功与静功两方面的修养来锻炼生命,以达到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养生法。道家与密宗用此动静双法者不少,唯均不以此为名。所有动静双修之功法中,以青城派之 “玄门太极长生功”为最上乘。而其要虽曰动静双修,实仍以静功为主。一般人常说:“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应当是“健康的身体,寓于健康的心性。”也就是寓于健康的精神!教育界常讲“德、智、体、美”四育,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心育”。心育,大家听来当然是个新名词,然能统领与纲维此四育者,全在一心,一切发展与创造,无不与心有关。儒家佛家道家历圣教人,无不重“心性修养”,且以之为超凡人圣之不二法门者,即在此“心”实为生命之主宰一着。

    从现代生理学的观点来说,构成心的不是心脏之心而是头脑。换句话说:构成心的作用与功能,全是头脑的作用与功能。而主宰整个有形的生命与无形的精神及思想意识的,全是头脑,用习惯用的术语名词来说,就是“心”。所以讲心育,浅一点也可以说就是脑育。有健全的头脑。即会有健全的身体!头脑的作用与功能,也就是脑髓的作用与功能。古人常说修心养性,其效用全在脑髓上。古代道家有 “修昆仑法”,并说“子欲不死,修昆仑”,其功法与诀要,即全在“锻炼头脑”。青城派秘传之“玄门太极长生功”中的“上元功”——又称中九段,功夫便全在头脑,这即是往古不传之秘的“修昆仑法”。一在静坐养生法门下,即为修泥丸官法。

当前头脑生理学,已在各国起步,在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殊不知我国道家在二千余年前,即已发现了此一大原理原则,且有最精密的修养法。佛言:“汝等比丘,每于晨朝,当自摩头。”一般佛徒,以摩头乃自省法,自省与众人异,而发勇猛精进心,努力修持。殊不知此实为“慧命秘传”,每晨起床摩头一零八次,可使神智清醒,头脑健康,精神奋发。与青城派“玄功”中之“上元功”同一原则,而佛家所用的功法与功用,则远不及后者。

我们知道:我们的思想、智慧、意识、记忆、情性、写作、创造等一切能力的根源,全在我们的脑髓,更坦率点说,全在大脑两半球的作用(另一种学说主张意识在间脑不在大脑)。而保持我们自己的生命的,无论是循环作用、消化作用、呼吸作用、排泄作用等等,则全是脑干的作用(脑干为中脑、脑桥、延髓。亦有将间脑包括进去的)。同时我们的语言中枢、运动中枢、恋爱中枢.以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一切作用,均全在头脑,因此,可证道家修昆仑法之锻炼头脑功法。与以心性修养,贯串精气神之锻炼,以为完成生命锻炼,完成人生修养的总纲领,实无有不合于今日科学原理的。至中元功,则全在五脏六腑之炼养,此则想(疑多“想”字)尽人皆知系一种合理的修炼也。

    玄功优点在动静双修,内外交养。外用动功以炼其形体,藉由外健而收内健之效,这是“由外打入内”的,内用静功以炼其神与精气,藉由内健而收外健之效,这是“由内透出外”的,且极简易,极平实,尽人可学,而亦尽人可成的一种养生功夫。今本功德之心,特公开于同好者之前,俾使人人终身无疾病之苦,而同登寿域也。

http://s12/middle/5f65179et9499d878283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