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背后是文化差异--读《美国民生实录》
(2014-09-09 16:52:07)
标签:
美国民生实录 |
分类: 人在美国 |
在豆瓣上读到知名书评作者阿biu对我的新书《美国民生实录》所作的评论,觉得很有启发。
在征得作者同意之后,全文转载如下。--姚鸿恩
--读《美国民生实录》
阿biu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米国大量的让天朝读者在相比之下倍感心酸的事实:
房子不贵、看病不挤、政府透明、生养孩子直到上学都不必发愁……简单一句话:只要勤劳勇敢,生活就全无压力。
在这样的对比下,有人忍不住要指责作者和读者崇洋媚外。
可是在这样的时候,讨论是否崇洋媚外,就实在太虚假。
作者的文字中没有刻意赞美的意思,读者的感受也不见得都是一门心思地后悔自己没有生在米国——何来崇洋媚外?
但如果走到另一个极端,酸溜溜地说,做好自己就足够。这样又未免太泄气。
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在作祟?
书中每一篇文字都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但米国人民也是与时俱进的。
比如说到如何付小费、怎么付小费,作者在P124的文字中不厌其烦、谆谆教诲。
实际上,很多米国人民知道天朝人民不是小气(能去米国旅游的天朝人民,还能差钱?),只是不知道怎么付小费。
所以,米国人民会直接问天朝旅行者们要小费。
比如你在咖啡馆里消费19美元,你付了20美元,服务生直接会问你,“零钱可以给我做小费吗?”
再比如作者在P144的文字里写到,如果超市促销,而你去了以后促销品没有了,你会得到一个票据,在其他时间可以继续享受促销。
抱歉的是,如果你是天朝人民,这一条实际上会默默地消失。
在时下的米国人民眼里,天朝人民根本不知道促销为何物。
越贵越好,这成了米国人民眼中的天朝人民购物指南。
作者还提到了,如果顾客不小心碰碎了酒瓶,店员不会要求顾客支付费用。
实际上,很多美国超市,如果发现顾客是一名天朝人民,麻烦你还是麻溜交钱吧!
有人说,米国人民变坏了。
其实不是。
应该说天朝文化开始随着经济的脚步,走向世界,连最强大的米国都已经“臣服”。
书中的所有故事讲述的虽然是一些社会现象,但这些社会现象的背后,是米国的文化在影响和引导着。
而天朝文化能够影响米国文化,让米国人民知道如何用天朝的方式对待天朝人民,不得不说,这也是文化的力量。
我和朋友说,让富二代们都去米国,折腾米国人民去吧!
朋友说,你缺心眼吧?富一代还在国内,比富二代还能折腾天朝人民呢!
这么一想,在一个不以父母身家为判别标准的国度,还真是比较幸福自由和愉快。
---------------------------------------------------------
通知:《美国民生实录》的十佳评论揭晓,延期到9月15日。尚未评论的网友,请到
豆瓣(点击)
,试读《美国民生实录》部分章节,以便评论(3百字左右)。获得十佳评论的网友将获得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