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奖励马大哈?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在美国 |
美国政府奖励马大哈?
姚鸿恩
周末整理邮件,看到华盛顿州税务局(Department of Revenue)的一封信。通常,除非是等待退税,人们不希望收到税务局的信。我收到这封信,则是预料中的好事。
如果你或你的亲友,居住在美国,曾经居住在美国或即将居住在美国,请一定听完我的啰嗦,绝对没有坏处,只有好处。
一年多前,清理信件,我看到一张住在华盛顿州时使用的银行支票。隐约想起在这家银行,我好像大约“残留”数百美元。我已经搬离华盛顿州多年了。于是,只得打电话联系。那家银行说,因账户关掉多年,若有余额,银行会给客户的。若无法联系,则会转交给州税务局。银行查到,我有一笔199.24美元已经转交了,告诉我可以问州税务局要回。
我查了华盛顿州政府的网站,果然找到税务局的专门处理“无主财产”(unclaimed property)的部门。很多美国人算术不好,或者有点马大哈,加上搬家等因素,就可能造成“无主财产”。最常见的是:银行帐户(Bank accounts),保险赔款(Insurance proceeds),股票、债券和互惠基金 (Stocks, bonds and mutual funds),共用事业和电话公司的押金(Utility and phone company deposits ),未兑现的支票(Un-cashed checks)等等。若无法联系到主人,银行、保险公司、券商、公用事业和电话公司等,便将这些无主财产转交州税务局。州税务局就成为无主财产的保管者,管理和寻找无主财产的合法所有者( the custodian for unclaimed property, and it administers an unclaimed property program to seek the rightful owners)。
事实上,州税务局无法一一去找主人。于是,便设立一个“无主财产”部门,好比“失物招领处”。在其官网上,你只要填入姓名,即可查找是否有财产等待认领。用如此简便的认领方法,我“秒杀”了我在华盛顿州的无主财产:除了那笔199.24美元外,还捕获了其他漏网分子,总额为3956.51美元。其中,最大的数额3409.03美元,令我感到有点惊喜。而最小的数额2.30美元,则令我对“有关部门”肃然起敬。
为防止同名同姓以及可能的冒领,在认领的时候,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如驾照、邮寄地址等。这也都是在网上填写完成的。而后,就“完璧归赵”了。本文开始我提到的一封信,便是华盛顿州税务局寄给我的“无主财产”的清单和支票。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些州已陆续制定“无主财产法”。1954年,美国通过了“统一无主财产法”(Uniform Act for Unclaimed Property),而后又不断予以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州都采用“统一无主财产法”。此法律规定,对任何无主财产,任何公司、机构在无法联系到主人的情况下,不可隐瞒、吞占,必须转交给州政府保管,以便设法归还给其合法拥有者。在多数情况下,不受时间限制,甚至合法主人的继承人都依然拥有无主财产的索回权。政府似乎在奖励马大哈。
根据美国无主财产协会(Association of Unclaimed Property Administrators)的估计,美国无主财产金额高达417亿美元,等待主人认领。
认领手续非常简便。第一步,查看自己有没有“无主财产”。方法是,用“Unclaimed Property”,加上州(或华盛顿首府、美国领地)名,作为关键词,搜到政府“无主财产”网页,而后填入姓名(或者曾拥有的公司名称)。如果结果显示为“没有相配记录”(No matching records),那就是说,你没有“外快”。如果你留有无主财产的话,则一定会显示记录。那么,第二步,就是填入你的个人信息,让政府确认你是合法的主人。一两分钟就搞定了。你不需要邮寄证明什么的,钱就重新归你了。你可让政府寄你支票,也可要求直接转入你的银行帐户。政府的服务是免费的。如果你通过其它组织或公司认领“无主财产”,有可能要支付一点服务费。
根据统计,大约有十分之一的美国人在政府那儿留有无主财产。如果你或者你的亲友现在或曾经居住在美国,不妨上网查寻一下。绝对没有损失,但有可能“拾到皮夹子”。“中奖率”为10%,不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