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单位如何过圣诞

(2013-12-22 10:29:54)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在美国

美国单位如何过圣诞

 

姚鸿恩

 

在中国,机关、团体、学校或者企业等,可统称为单位。这里,借用“单位”一词,泛指美国的学校、公司或政府机构等。

美国的单位是如何过圣诞节的呢?没有统一格式。稍大一点的单位,各个部门或者项目组自行组织安排,参加者,都是熟悉的同事。

圣诞节,除了学校有三个星期的寒假,通常只放一天假。单位过圣诞节都会提前,在上班时间、学期结束日或周末,举行圣诞聚会(Christmas party)。美国人重视家庭,通常都会带太太、先生和孩子,一起欢度圣诞。

圣诞聚会,大体有三个内容。

其一是吃喝。长长的桌子,铺着印有圣诞图案的桌布,上面摆满了各种食物。食物来源有二。一是单位从餐馆预订的,可能是各国食物。我所在部门今年订的是希腊食物。二是同事自己做的,拿来分享。通常都有家乡特色,比如韩国的泡菜饺子。大家排队,拿个纸盆,各挑一点,而后找座位,边吃边聊。我居住美国20多年了,“我胃依然中国胃”,吃来吃去,觉得还是中国食品“天下无敌”。不过,不同国度的食品,能让人体验不同的风味。加上水果、糕点、饮料,一次圣诞聚会,要花三五天减肥。

其二是娱乐。一是“猜中有奖”。单位买些礼品或购物卡、餐厅卡,由主持人出题,猜中得奖。通常价值十多美元。美国联邦政府对公务员收礼的规定是不能超过20美元,国会议员全年受礼不得超过100美元。上行下效,所以,美国的礼品(包括就餐券、电影票等),大多是控制在20美元以下。二是“节目表演”,同事小组或个人表演,主要是唱歌、器乐演奏。大多是圣诞主题或家乡民歌。大家起哄“安可!”(Encore! 再来一个)。

其三是“白象”。 “白象”(white elephant)原本指需维护的、成为负担的东西。圣诞聚会上的“白象”活动,全称是“白象礼品交换”(White elephant gift exchange),是交换礼品。可以是自家多余的用品,但通常是新买的小礼品,价值十来美元,比如:一幅画,一瓶红酒,一个咖啡机,一只小提包,一条真丝领带等。“白象”活动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获得礼品(The goal of a white elephant party is usually to entertain rather than to gain)。

白象活动是志愿参加的。参加者带自己的礼品,包装在礼品纸里。所有的礼品全都放在桌子上。因为都包装在礼品纸里,所以除了自己的一份,参加者不知道其他的礼品是什么。参加者每人摸一个号码,而后,从1号开始,挑其中一个礼品,当场拆开包装纸,给大家看,比如,是小提包,这个礼品暂时就归1号了。从2号开始,每个人都可选择抢一个拆开包装纸的礼品或拿任何一个未拆开包装纸的礼品(each person gets the choice of “stealing” any unwrapped item or choosing a wrapped one)。比如,2号正好喜欢1号刚拿到手的小提包,就可明目张胆抢夺,所以这叫做“偷、抢”(stealing)。拿到中意的礼品的,希望不要被人“偷抢”;而有人则希望自己的礼品被人“偷抢”,以便自己可以“抢夺”所“觊觎”的别人的礼品。

圣诞聚会后,通常还“意犹未尽”。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会互相送件小礼品,价值一两美元,比如:一小瓶香波,一件小摆设,一包小点心等。部门头头会送每个人一个小礼品,比如巧克力。包装后放在你的办公桌上,给你一个惊喜、一个“年度嘉奖”。美国人送礼,都是鹅毛礼,礼轻情意重。

 

部门头头送的夏威夷果仁(Macadamia Nuts)巧克力。
美国单位如何过圣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