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冬雪及其解析

(2019-06-12 22:50:39)
分类: 书评与文评

七律·冬雪及其解析

七律·冬雪

作者  许秀芹

雪域银峰挂栗绒,朔风卷浪引双瞳。

素装乐伴岁寒友,雅韵欣随冬景隆。

不惹尘埃君子颂,更倾翰墨圣贤躬。

万花点缀心神醉,一览晴川映碧空。

(此文发表在《诗刊》2013年增刊子曰第一期)

七律·冬雪及其解析

作者简介:许秀芹,笔名,雨晴,大学本科、文学学士、中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毕业后一直从事俄语教学及教育科研工作,多年担任毕业班俄语教学工作。指导了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项目30余项。1995年开始发表文章,《立足会考,展望高考》发表在1995年期刊《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上、《前置词по的用法归纳》等十几篇文章发表在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编的《中学俄语》杂志上、教育创新成果《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化》一文发表在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主编的《素质教育》期刊上、2008与同行共编的《决胜高考俄语模拟试题集》被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酷爱文学和写作,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有数篇散文、诗歌在《诗刊》、《新农业》等几十家各级、各类纸媒发表并有《情的延伸》一书发表。



《冬雪》美景入画来


(《七律 ·雪》)赏析 


李迎新

 

导读:灵动纷飞的雪,飒爽晶莹的冰,碧空下的山舞银蛇,让冬日的山别具魅力。读现代著名作家雨晴的《冬雪》,犹如一位雪的情人在娓娓倾诉,又若高山流水的古筝之乐,传唱在谷底山涧,久久回旋。这般迥然相异的风情,唯有冬雪下壮美的山才能够拥有。有的东西如果不看见,也许永远都没有感觉,可是,一旦触动了心里的某根弦,那种强烈的感情就会铺天盖地的袭来……

 

中学时曾读过“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白居易村雪夜坐》)已知:风雪,在古人的笔下,常用于象征冬之苦寒,大多寄寓诗人寂寞、幽怨、凄苦的情怀,现代著名诗人雨晴一首(《七律·冬雪》)却给人带来一丝的温暖和惬意。雪是冬天的灵魂,作者雪中咏志,豪情壮怀

这首选用诸如“挂”“卷”“点”“醉”、等一系列动态词语,娓娓道来,贴切自然,清新可读,是中国现代诗中难得的好诗之一。

第一、二句“雪域银峰挂栗绒,朔风卷浪引双瞳。诗的开头——“雪域银峰挂栗绒”就把读者带到一个千姿百态,造型玲珑的境地,特别是“挂栗绒”三个字,把皎洁如晶莹的积雪“挂帘”,很像古洞中的石钟乳漂亮极了,又像儿童玩具中用洁白的珊瑚做成的布娃娃可爱极了,大中见小,“雪域”在这里应该可以称得上冬天最丰满、最迷人最为极致的地方了。接着一句“朔风卷浪引双瞳”境界洞开,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余音袅袅之妙。一个“卷”字,留给人们的是一幅全息的雪景图。开头两句暗示题旨,给人以妖娆美好,意境壮美之感。

第三、四句素装乐伴岁寒友,雅韵欣随冬景隆,这一联紧承首联,似乎让我们看到:作者徒步走走停停间收获这满眼的素洁之美,想到了“梅”“松”“菊”岁寒三友,特别是松树,在北方更是比比皆是,自己不知不觉已融入这晶莹美妙的大自然中成为“雪”的朋友,此时此刻,作者的赏景之情达到极致。雪,是高洁的象征,实际正是雨晴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第五、六句不惹尘埃君子颂,更倾翰墨圣贤躬。试想:片片精巧的雪花聚集一起,于喧闹不顾,与世尘不争美得高雅,美得朴素,脱凡出尘,丝毫没有人间烟俗的味道,这不正是无数古今之圣贤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么!从表面含义上看,是歌颂雪高洁的品性实际上是对君子品性的喜爱和赞美,如果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充溢着一种帝王之气,那么不惹尘埃君子颂,更倾翰墨圣贤躬”却透露出作者毅、细腻,尚洁的雅士之贤。那份淡泊名利,见贤思齐的高雅情怀竞显。

第七、八句万花点缀心神醉,一览晴川映碧空。万花点缀心神醉”这一句,颇有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飞舞的雪花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盛开的万花使读者不由得和美丽的春天联系在一起。一个“万”字给人一种无限想象的空间这两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点缀”“醉”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作者欣赏雪景时的那种心旷神怡的情怀

接着诗人将视线从雪花转入广阔的视野之中,仰视:万里碧空,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俯视:山舞银蛇,在太阳与地平线的交界处,万道霞光照亮了整个山川。“一览晴川映碧空”正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山川映碧空”给人一种别开生面的创意,天地两者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真是美不胜收。

总之,这首《七律 ·雪》诗,从点到面,写雪后初晴,百里山川,日朗风舒,积雪笼罩,琼花玉坠,整个画面风韵惹人醉,诗意细腻乐融融,意象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作者感情奔放,借景抒情,诗句兼有委婉和豪放之风格,可谓是中国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七律·冬雪及其解析

(李迎新老师近照:李迎新老师简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擅长摄影。文学底蕴深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