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中的白皮料

标签:
历史文化情感 |
分类: 黎克明美学专辑 |
和田玉中的白皮料
一、白皮籽料
最后说说白皮和僵棉的区别,白皮料新手玉友都接触的比较少,很多人容易把他误认为是籽料里面的僵和棉,其实仔细观察还是不难分辨的,白皮成云雾片或块状,一般小料子或比较薄的白皮籽料,他的皮都是附于表面和肉质镶嵌的比普通的皮要吃肉更深一点,但是也不会贯穿到肉里面去,只是在表层,手感和玉质一样很油润,僵则是付于玉石表面或贯穿玉石肉质里面的一种瑕疵,程块状结构明显较大较松,和玉质有本质的区别,僵显得石性化较重而且手感也干涩不油润,棉是白色点状或团蓄状长在玉石肉质里面的。是玉石的一种瑕疵。
http://s14/mw690/001KjbzVzy70YEROgvr9d&690
http://s2/mw690/001KjbzVzy70YES54EF21&690
二、和田玉中的白皮料你知道多少?
以上这些是都是带白僵皮的料或者是串白僵料,它们与白皮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白皮籽多带毛孔与皮子(皮子颜色多样,不限于白色),在每个色系的籽料里面都有可能出现包括白玉,青白玉,青花,青玉等...肉质往往老熟细腻不嫩透,出好肉的几率蛮大。由于有皮子包裹,白皮料的赌性非常大,所以它也是和田玉籽料捡漏的“上上之选”,过去被称之为“石包玉”的白皮料一般被拿来做“赌石”,价钱并没有炒太狠,现在开价也不低了。
之所以白皮料多出好肉、市场上升空间不错,是因为它本来就不是僵料,只不过是它表面如石料一般厚重的皮子让人产生误会——将它认作是僵料。
既然说到僵料,不妨也来说说棉。僵与棉都被视为玉料的瑕疵,而且多伴生,一起出现。白僵、白棉既会在白皮料出现,也会在僵料里出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
仔细观察分辨,白皮料的棉僵成云雾片或块状,它的皮子往往生在表皮层,很少渗入、贯穿到肉里去,不过是比普通籽料皮吃的深一些,手感上也是油润细腻的。
僵料所带的棉僵会深渗至肉内部甚至贯穿整块料子,呈点状或团絮状,块状结构大且松,与白皮料有本质差异,此外,僵料的棉僵使料子石性很重,摸起来多干涩少油份。
所以一块白皮料往往薄而不深、有油性,石性不甚明显,所以往往能加工去掉或干脆借色巧雕,不算料子瑕疵;反之,僵料的棉僵确是让人头疼,关键是石性重且干涩,难避开。
白皮子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窜僵,僵只停留在皮上,里面出好肉的几率比较大,当然很多都是窜僵的。此类料的特色就是整个外皮被一层僵皮子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外部没有办法能直观的看到里面的肉质,但是呢,手电打光又相对比较通透,整体浑厚细腻,块度较大,无大的伤裂黑沁等毛病,多见被维族人加强皮色,出羊脂的几率是很高的~
四、专家解读什么是白皮料
和田玉子料的表皮,并非原生的,而是子料沉积在河床中,与周围沉积环境的矿物质、水质、腐殖质、土壤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以前和田玉子料多产自喀什玉龙河出山口一带,出产光白子料、红黄皮、黑皮子料等。在水流活动剧烈,不断冲刷和搬运河段,子料皮层一般都比较薄,有皮色的也很少。喀什玉龙河出产的子料,皮色干净漂亮,它们与白皮料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最符合和田玉表里如一的特质。
白皮料是近几年才出现在众人视野中的。
近年来,由于很多大型机械设备的投入,子料产地挖掘的深度加大,新开挖的产地不断出现。一些埋藏于古河道、古河床中的子玉,由于长时间埋藏不再移动,受到地下水中盐碱腐蚀,形成了比较厚的,各种不常见的皮层。
和田玉子料的皮层与沉积环境有密切关系,所以白皮料中出现羊脂白玉、白玉、糖玉、青花墨玉等玉种,并不奇怪。不同的玉料沉积在同一个环境,皮色可能多数是相似的,相同的玉料沉积在不同的环境,形成的皮色却各不一样。所以根据皮层来判断玉质,难度较大,这也给白皮料赋予了一定的赌性。经验丰富的人,可以根据皮层的透光性和结构、细度初步判断玉料的质地和价值。
由于白皮子料逐渐被认识,近年来价格渐涨,市场上也出现了用质地较差的玉料伪造白皮子料销售的案例,由于造假者知道真实料质,在造假的玉料局部故意“开门子”露出小块玉质比较好的部位,迷惑买家,因此没有一定经验的消费者对于白皮子料,出手一定要慎重。
五、切料行家谈白皮料
9月15日中午,乌市友好路珍宝楼切料行家吴提豪,切开了一块客户送来约十余公斤的白皮料,露出里面满是石僵和窜糖的玉料。这块料基本上是赔钱了,带料来的人有些灰心,她将切开的料留在吴提豪的工作间,吴提豪研究了一下说:“还能磨出一些青花珠子,挽回一点损失。”
在切料间门口,堆着几个月来切开的数百公斤废料,显示着赌料的残酷。
吴提豪向记者回忆,大约在七八年前,白皮料开始出现在市场中,十来公斤的料只卖万元左右,不论买家还是卖家都对白皮料认识不足,但是人们研究玉料的兴趣很高。那时候切料间门口,常常围满了人,研究切开的玉料。
吴提豪笑着说:“那时候喜欢研究玉料的人,现在都成了老板。”在他印象中,白皮料容易出极品青花,白如雪黑如墨。他爱人珍藏的一只青花镯子,一直没舍得卖,就是从白皮料中切出来的。
切了这么些年的白皮料,他总结,赌料,必然是十赌九输,再有经验的人,十块玉料中能有一半成功就不错了。大多数没经验的人,都是花钱买教训。
去年夏天一个老板带来一块重约50公斤、卖相不错的白皮料,市价最低也得七八十万,切开之后,废料占绝大部分,剩下的料最多能回本十万八万。
之前一个老人带着一块十几公斤的染色白皮料,拿到珍宝楼切。吴提豪得知老人不懂玉,因为轻信别人而买的玉料,钱也本来是留给孩子结婚用的。他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认真研究了玉料,告诉老人切开之后一定是赔钱,劝老人不要切,完整留着说不定还能卖回一些本钱,老人当时就傻眼了,现场抹了半天眼泪。
看惯了切料人的悲与喜,吴提豪表示,有积累的行业人士,输赢大多能在承受范围,外行人士几乎都抱着发财的梦想,往往失败后的打击也最大。
六、新疆玉商谈白皮料
一手的原料来源,积累的丰富经验,不可或缺的运气,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让一些玉商在白皮料上赚取了不少利润。
在新疆华凌珠宝玉器城五楼青花世界,老板娘古丽守着店,店内集合了大量青花原石、玉镯、牌子等。
据负责人之一赵俊勇介绍,2007年底,他和弟弟在和田开始做玉石生意,白皮料在当时是被忽视的玉料,价格很便宜。由于青花玉料多出在喀什玉龙河上游,青花也多出白皮料,不同的只是皮层的厚薄。青花明料的价格飞涨,也让他们兄弟不得不将眼光放在白皮料上。
这些年他俩切的白皮料青花少说也有上百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根据玉料的纹路走向,皮层密度、润度等大概判断玉料的价值,成功率在七成左右。
八年前,和田的白皮青花料,品相好的二三十公斤的料,才两三万元。如今,购买白皮料的人越来越多,品相中等二三十公斤的白皮料也要几十万元。
当然,白皮料的判断也不仅仅是从皮层来判断。神仙难断寸玉,有时候玉料中出现想不到的绺裂和窜僵,会让玉料价值下降许多。
在青花世界店中摆着几块切开的白皮料,外行眼中皮层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切开的肉质却明显良莠不齐。其中一块约十来公斤的青花玉,中间部位里面露出的玉质雪白,估计至少能出八只手镯,另一块十余公斤的青花玉,切开后玉质一般,能否回本都是一个问题。
高风险意味着高利润,总体上,赵俊勇兄弟俩事业的不断壮大,跟白皮料息息相关。
让人着迷的解谜过程
七、青年玉雕师谈白皮料
玉雕加工环节,由于白皮料投入较少,赌性高,受到一些专注玩特色料的青年玉雕师的青睐,青年玉雕师魏刚就是其中一个。
在和田参加第十二届玉石文化节时,魏刚就在当地市场上去淘特色料和白皮料。回到乌鲁木齐后没几天,魏刚便开始切自己淘回的玉料。玉料切开后,有一块达到了羊脂白度,利润瞬间翻了数十倍,其他几块也都或多或少能赚一些,这让魏刚心情顿时更好,也让他决定近期再去和田淘料。
2008年开始,魏刚开始关注白皮料。那时小块的白皮料很便宜,也有能力去切。切开厚皮,里面的玉质千变万化,还可能带着一点惊喜,这个解谜的过程,让魏刚有些着迷。刚开始,切开十块之中有九块都是赔钱的,魏刚便拿着切赢和切输的料反复比较,总结经验。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一些办法。白皮料皮层具有透光性,比如强光手电打下去,光线发蒙,那么肉质偏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强光打下去,颜色鲜亮,那么肉白的可能性高。
不断地总结经验,也让魏刚在白皮料上逐渐有了收获,时常能在十块料中,赌赢七八块。
比如说有”窜白僵”“窜黑僵”的说法。但是也有玉友习惯用”僵”来特指白僵、僵白。而把黑色的杂质叫”窜黑点”。这个”窜”字用的很形象,充分表达了僵点的活跃性。僵如果从理论上挖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矿物质组成和形成方式的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往往能判断料子的好坏。
比如常说的”边浆出好肉”,其实是指玉石成矿时,中酸性侵入岩向白云石大理岩不断侵入,靠近侵入岩处含铁高,容易产生青玉。靠近白云石大理岩处铁含量很少,出白玉,而且细腻。这里的”边浆”,一般是玉体侧的白云石大理岩部分。
另外,一些原生的”礓”还有过滤作用,在侵入岩侵入时,可以过滤掉对玉石品质起坏作用的杂质,比如很多老坑山料玉石交界处有一种松软的礓。由于僵点在一般情况下会极大地影响雕刻效果,所以在挑选料子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买到里面有僵点的料子。但是也不绝对,有一个著名的作品”风雪夜归人”,就把僵点巧用为雪花,非常有感觉!但是这仅仅是特例啊!建议大家不要因此而”喜欢”僵点,巧用料子需要一定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