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前人智慧,描绘百样人生——荐推几副好春联

分类: 艺海文坛怡情趣 |
一、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这是一副拆字联——上联:“若”字的“丿”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下联“各”字的“丶”守住了,就是“名”字。
模批是个“人”字。人字有两笔,一撇写放下。无能为力的事,当断;挥之不去的执念,当舍;有缘无份的感情,当离。一捺写坚守。推杯换盏时守住底线,喧嚣纷扰间守住初心,物欲横流前守住原则。红尘滚滚,俗世万千,若不及时撇开和捺住,受苦的只会是自己。
二、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有个人遇到了麻烦,去求拜财神爷,却发现财神庙里,有一个长得很像财神的人也在跪拜。这人走近后发现,那人就是财神本人。他不解问道“你为何要拜自己?”财神笑道:“我兜里最近也紧,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遇到贵人相助,何其有幸。如若遇不上贵人,就要做自己的贵人。等风来,不如追风去。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唯有自己强大,才能从容应对风雨。
三、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话说北宋大学士苏东坡去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在书房里看到了一首还没写完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暗自嘲笑:“一个大宰相,怎么不知道黄花枯萎却不落瓣的啊!”于是提笔回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随即拂袖而去。
后来,苏东坡被贬黄州,有位朋友邀他去赏花喝酒,他在园子里看到了满地的菊花瓣,惊讶地问道:“菊花不是不落瓣的吗?”朋友说:“其他地方的菊花不落瓣,可我们黄州的菊花,那可是会落瓣的。”苏东坡听完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无知啊!
其实,人人都有自己的认识盲区。我们的认知就像是一座围城,困在里面的人,无法看清外面的世界。很多时候,我们坚信的真理,也可能是错的。所以每次在评价别人前,先学会审视自己。
04、上联:人生哪能多如意
下联:万事但求半称心
这是挂在杭州灵隐寺中的一副楹联,短短两句话,却意蕴无穷。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谁的生活能顺风顺水。相比圆满而言,缺憾,或许才是人生的常态。正如蒋勋所言:“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
既然不能事事如愿,不如学会慢慢放下。
往后余生,愿都能在岁月中修炼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愿你我不再抱怨,看淡生活里的酸甜苦辣,笑对人生中的悲欢离合。
05、上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下联: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副对联,出自晚清名将左宗棠。
上联是说,我们要有远大抱负,顺应人生的际遇,享受平淡的生活;下联说,做事要高瞻远瞩,做人要脚踏实地,给别人留有余地。
纵观上、中、下,横览高、平、宽,居上时想到下,立高时寻找宽。有如此格局,面对复杂的局势,才能处变不惊,泰然处之。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既能创造功业,也能守住功业。
06、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下联:人在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有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像笼中鸟,被束缚被桎梏,无法展翅翱翔。殊不知,有些负累,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当一个人的欲望越多,他身上的包袱就会越沉重,就像脚上戴上了枷锁,寸步难行。何以解忧?唯有修行。
佛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红尘是修罗场,也是修道场。要有“八戒”的勇气,也要有“悟空”的智慧。戒掉萦绕在心头的物欲,看清世事,看淡得失。只有为心灵做减法,及时清理掉无谓的枷锁和包袱,才能身心自在,神清气爽。
这6副经典对联,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浓缩了前人的智慧,说尽了人生百态。新春在即,希望大家读完后,得到一些启发,在面对人生的困惑时,找到应对之法。

前一篇:你的固执里隐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后一篇:走近老子:第45章、六大六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