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中惠村:探访张将军故里
标签:
富平流曲中惠村 |
分类: 探访寻踪 |
http://s15/bmiddle/001KiSNZzy6N86prukmde&690在陕西省富平县中惠村孙家堡正南一畛地埝下,昔时曾有一座不大的古墓冢,墓前有三通石碑,人称“张将军坟”或“三通碑”。但张将军是何许人也?又是哪朝哪代的将军?却鲜为人知。
2014年的一个秋雨日,我和流曲学者张继周老师、康志德老师前去探访。中惠村的西张、孙家、中留过去统称为“留村”。留村称谓在富平还有几处,其名源于东周,戎狄南侵,平王东迁,百姓纷逃。也有为数不多的住户留居本地,其村落便被称作“留村”。中惠“留村”在流曲镇东北隅八里许,元代以前隶属关系不详,明代属盖村里,清代属北乡第十一联,民国改隶富平县第四区(流曲),解放初曾一度为流曲区留村乡,五八年撤乡归小惠管区,六二年划归小惠公社中惠大队至今。“留村”大姓住户有张姓、孙姓、祝姓、毛姓等,张姓原居孙家堡,后因家族繁衍壮大,遂迁居堡西,形成较大的村落,人称“西张堡”。中留堡祝姓原籍陕西商县,约在1906年前后落籍此地。
http://s3/bmiddle/001KiSNZzy6N86w0k4q22&690留村孙家堡便是张将军故里。听说村民张师家里有一方张将军墓志铭,我们便冒雨前去探访究竟。孙家堡东西巷中间路北,一座平房坐北朝南,轻轻叩开大红铁门,女主人听说来意后,极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后院去看。后门口右侧柴火垛下,隐没着一方约800×800见方的青石。女主人搬开柴火枝,端来一盆清水刷了石头,才显露出斑驳的字迹,墓志通篇楷书,右首第一列竖刻“故按察司照廳顯齋張公暨配田石两淑人合葬墓”。正与女主人说着话,男主人张师就骑着摩托车回来了。我问这石头是哪里的?张师说:“这是我先人墓里头的,是我大(爸)从张将军墓里搬回来的,当时字迹很清楚。后来一直放在后院风吹日晒的,就成了现在这样子了。”
由墓志得知,张公是明末武举人,长期担任武职,曾做过县尉(类似公安局长),清康熙间官拜广西按察使(正三品行使刑讼、监察之职权),故人称“张将军”。墓志铭上说(大意):故广西按察司照厅(按察使尊称)张国樑,字显斋,频阳县流曲镇东北留村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2) 四月初四,其曾祖张世忠,祖父张天文,均以农事起家。父亲张荀,惠心计善经商,娶妻索氏继室任氏,克勤女红,家道日渐丰裕。张国樑系张荀次子,孝友性成,少有大志,不肖务农经商,发奋读书,欲以
http://s14/bmiddle/001KiSNZzy6N86SLWsR8d&690此驰骋。明末科第授宁夏别驾(亦称别驾从事,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别驾),任满考核优秀授宜焟(地名,似应在宁夏)驲驿宰(驿站头目),赴任后修缮驿亭节俭民夫车马,驿站面貌大为改观。但张国樑不居功自傲,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时歌皇革(皇革似为词曲名)而驻节(指驻地驲驿)”,兵张将军有四个老婆,元配田淑人(清代正三品官员妻子的封号),继配石淑人,“皆丰于德而啬于寿”。妾李氏、X氏。田淑人生弘勋,清康熙八年(1669)己酉科武进士,娶妻王氏继妻罗氏生之环、之玠、之瑓、之璘。石淑人生尔勋,娶妻郭氏,生之璵。李氏生有一女。清康熙康熙十一年(1672)十一月三日,弘勋、尔勋葬父于留村东南隅,计有坟地八分五厘二毫。
①按察司,清代省一级司法机构,主管本省刑名、诉讼事务,同时也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官衔为正三品;
②科举制度考选官吏后备人员时分科录取,每科按成绩排列等第,叫做科第;
③官名,全称为别驾从事史,亦称别驾从事,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别驾;
④明代驿站的头目;
⑤“从事”似为官职名称,东城应为地名,子若应为人名;
⑥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
⑦拇仙即道士,意为随道士隐居山中;
⑧照磨,清代文职外官,府厅、按察司均设有此职,九品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