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彻区明”区的读音

(2015-10-14 00:52:45)
分类: 咬文嚼字
彩彻区明”区的读音
 《滕王阁序》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中的区字一直在纠结读音。但不想臆断下结论,还是义事实说话吧。

按照新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看,是这样:

 一、qu音:
1隐匿;
2区别、划分;
3区域、地域;
4居住、住所;
5量词---(1)所、处  (2)座、尊;
6通“勾”(gou1)==弯曲,见 “区萌”
二、ōu
7量器名;---四升为豆,四豆为区。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昭公三年》
8播种时挖的小坑。
三、kòu音:
 9
kòumào==《宋书·五行志五》:“是时曹爽区瞀自专,骄僭过度,天戒数见,终不改革。”

(搜韵注解:
亦作“ 区瞀 ”。 昏昧。《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貌言视听,以心为主,四者皆失,则区霿无识。” 颜师古注:“区,音口豆反;霿,音莫豆反。”《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心区霿则冥晦,故有脂夜之妖。”)

四、 
qiū音
10区盖: 
 
搜韵注解:谓疑而不明。区,通“ 丘 ”。《荀子·大略》:“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疑则不言,未问则不立。” 杨倞注:“区、藏物处,盖、所以覆物者。凡言之可信者,如物在区皿之间,言有分限,不流溢也。《汉书·儒林传》‘ 唐生 、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试诵説,有法;疑者丘盖不言。’丘,与‘区’同也。” 王先谦 集解引郝懿行曰:“区盖者,古读区若丘。注引《汉·儒林传》:‘疑者丘盖不言。’此説是也。《论语》记孔子言盖,皆疑而未定之词……故谓疑者曰丘盖,以音同,借为区盖耳。 杨 注非是。《汉书》注:‘ 苏林 曰:丘盖不言,不知之意也; 如淳曰:齐 俗以不知为丘。’二説皆得其意,但语未明晰耳。”一说区,即疑疑;盖,即信信。“区盖”,谓决其不然而疑其可信。参阅刘师培《荀子补释》、《荀子斠补》。)
==========================
看搜韵,这样:
区虞韻平声音驱。《说文》藏隐也。从品在匸中。品,众也。又区区,小貌。
区尤韻平声ōu音丘。域也。《增韵》分也,阜也。又音瓯。量名。四豆为区。

 :ōu  韵部:尤
〈名〉
一种中国古代容器。又用为容量单位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昭公三年》
古代农民播种时所开的穴或沟称为“区” 。如:区田(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的一种农作法。便于小范围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
姓氏
我区氏儿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qū  韵部:虞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品在匚中。“品”表示许多物品。“匚”(fāng),盛物的器具。本义:收藏)
隐匿
区,踦区,藏匿也。——《说文》
吾文君文王作仆区之法。——《左传·昭公七年》
区别
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论语·子张》
又如:区界(区别;界限);区明(区分明晰);区判(区分判别);区详(区分详明)
〈名〉
区域;地区
造我区夏。——张衡《东京赋》。注:“区,域也。”
茂八区而菴谒焉。——左思《蜀都赋》。注:“四方八隅也。”
上下无常穷六区。——《思元赋》
冰天雪海之区。——〔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区夏(诸夏。中原地区,指中国);区宇(疆土境域);商店区;山区;市区;边区;区外(域外);区宇(境域;天下)
行政区划单位。如:自治区;解放区;市辖区;县辖区。亦指区政府所在地。如:他在区里开了三天会
住宅,居住处 。如:区处(居住的地方);区士(守卫在宫外的士兵);区宇(殿宇);区舍(房屋)
特指小屋
浮玉之山,北望具区。——《山海经·南山经》
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汉书·胡建传》。颜师古注:“区者,小室之名,若今小庵屋之类耳。”
球场(如草地网球、网球戏、手球或篮球)上划分的区。如:发球区;后区
人世间。如:区中(人世间);区中缘(尘世的俗情);区中学(世俗的学问);区内(天下,宇内);区有(天下)
〈形〉
小,微小
宋国区区。——《左传·襄公十七年》
区区焉相乐也。——《吕氏春秋·务大》
吾道知处暗,夫处明者不见暗中一物,而处暗者能见明有中区事。——《关尹子》
又如:区区
平庸 。如:区区冗冗(庸庸碌碌);区区庸庸(平庸无能)
=======================================
百度,几乎都是人云亦云读qū ,但所有qū 音的字义,又难以与文意相符,都那么牵强。即使有说读ōu的,也没有给出依据。
还好,终于看到一篇比较赞同的博客文章,是这样: 

“彩彻区明”见于《滕王阁序》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描绘的是大雨后景象,然“云销雨霁”易解,“彩彻区明”作何?
依据对举的原则,“彩”“区”二字词性理应相同。一般的译本是这样解释的:“彩彻指阳光普照,区明指天空晴朗。”我承认语言中有许多词是不能拆开解释的——姑且把这样的顾忌放在一边,因为很显然的是,“彩彻”二字是可以拆开的,我且默许以彩字有光耀之意而权以指阳光。然而区字则不易类推。
区字何意?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区是有着下列三个译相的:1.分别、区别;2.区域、地区;3.ōu,容量单位。显然这都不适合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求助古籍
《尔雅·释器》句:“玉十谓之区。”我以为这是最妥帖的译法了,以众玉之光洁剔透代天幕清明,宜乎此理。
* * *  * * *
考据的工作就到此为止了,然而我还有些疑忧。所疑乃是,是否每个语文老师都能抓住每个字不放,字字考据,成通译之势?是否每个老师都有极丰富的古籍储备或古汉语知识储备?所忧乃是,若非如此,我们的古文还学不学了?还怎么学?
参考书目:《高中生必背古文》中华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3年第七版
《古汉语常用字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8版
         《康熙字典》中华书局1963年第二版
=====================================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
 
《尔雅·释器》中:“..........玉十谓之区。"该是最好的阐述,既符合字义,又符合文意。所以,读ōu 更恰当。


=======================
附:
《尔雅·释器第六》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aeYddiera5kufF国学网H['pe@#%$#Hu

国学盎谓之缶,瓯瓿谓之瓵,康瓠谓之甈。/-**yF4Itryker6ki9国学网08=]ik,OWER?"@

国学斪劚谓之定,斫谓之,<庣斗>谓之疀。 5awem国学网krWR034$@#%ew45uhjh

http://ugc.qpic.cn/adapt/0/9fdddb74-09e1-0a7e-fc32-09b441cfc272/800?pt=0&ek=1&kp=1&sce=0-12-12

国学緵罟谓之九罭,九罭,鱼网也。mbvSNZBYRI国学网 JK]rtvg$tykl:hcdcsMUC

国学嫠妇之笱谓之罶。ADSU%^*+_|$%^国学网$@$@#~GFwqedc

国学罺谓之汕。@%@#%NJ,ST国学网fyteqwrjnc164+9*-*/3+*-36

http://ugc.qpic.cn/adapt/0/7a96db5f-4504-f9ac-4fa2-822bfcbdf1cb/800?pt=0&ek=1&kp=1&sce=0-12-12

国学篧谓之罩,椮谓之涔。25454q+27hjpt8gfgk国学网t2qLKJY%$IOL>L

http://ugc.qpic.cn/adapt/0/c5c3fdce-6b6e-edd0-ec3a-3f1d21e2a5a7/800?pt=0&ek=1&kp=1&sce=0-12-12

国学鸟罟谓之罗,兔罟谓之罝,麋罟谓之罞,彘罟谓之羉,鱼罟谓之罛。*eko9231国学网%**PRRtgfq

http://ugc.qpic.cn/adapt/0/8af1a9ca-a96a-ee35-37f5-75fb474c4d56/800?pt=0&ek=1&kp=1&sce=0-12-12

国学繴谓之罿。罿,罬也。5额((^Crsrtkea国学网np'y782FDTGJ

国学罬谓之罦。罦,覆车也。3gherbtybn7j9国学网;=34`12jmp8jvrt5

国学絇谓之救。6knabfrt国学网w4ypprd1`p;=ig1e]qmigvinbu

国学律谓之分。oy,mFGY:{"d234国学网5nm, XCVGewwb

国学大版谓之业。hVB !@#¥¥=国学网kj7eg3sHJ

http://ugc.qpic.cn/adapt/0/dc268dd3-609c-b125-01cc-6b37c70ecf9e/800?pt=0&ek=1&kp=1&sce=0-12-12

国学绳之,谓之缩之。j456reioRT7th国学网*dmkuq

国学彝、卣、罍,器也。%%!@reti国学网#%HNgm[e@##%UYJ$%(_@#

http://ugc.qpic.cn/adapt/0/43d68858-0e9e-fb13-f465-6e6479f78157/800?pt=0&ek=1&kp=1&sce=0-12-12

国学小罍谓之坎。456%QER5Nwer国学网akO#@HJVBUsdrj>edfuh

国学http://ugc.qpic.cn/adapt/0/0433b446-5351-18d1-3e95-9057628f4dc6/800?pt=0&ek=1&kp=1&sce=0-12-12衣裗谓之衤皃,黼领谓之襮,缘谓之纯,袕谓之褮。

国学衣眥谓之襟,衱谓之裾,衿谓之袸。0wn9m4国学网 

国学佩衿谓之褑。4NH-12/7_r-0erb-`[3国学网\bn9596^@!@!

国学执衽谓之袺,扱衽谓之襭,衣蔽前谓之襜。

国学妇人之祎谓之缡。缡,緌也。@#$2`81xy2tft国学网yuf5e

国学裳削幅谓之纀。dmaftyasueb oh国学网u8u7b@#$HSMRXW":L

国学舆,革,前谓之鞎,后谓之笰;竹,前谓之御,后谓之蔽。KBVVuvyy51897*//-@#国学网645frvqw4jwWEF

国学环谓之捐,镳谓之钀,载辔谓之轙,辔首谓之革。RK*^0y'-34%!Q@#VTFRS,LB国学网rej`123%#$~HJ,

国学餀谓之餯,食饐谓之餲。naq348yrtj878o0国学网.r$#@$^):Me

国学抟者谓之糷,米者谓之糪,肉谓之败,鱼谓之馁。wr5jSABTCRR9I^#%!国学网@$Y*U*)I

国学肉曰脱之,鱼曰斮之。<MJNBvfganjmuo8?<>?BB国学网@%*)KRA45j

国学冰,脂也。h%#$@T%@T国学网YJIUie5ty6q%^ares3w2qq

国学肉谓之羹,鱼谓之鮨,肉谓之醢,有骨者谓之臡。w-=[eebse45j国学网iYOIeeg6i88;fzdk

国学康谓之蛊,淀谓之垽。8oih54ertnGHYw34u7国学网ER@#!%&A34EG

国学鼎绝大,谓之鼐;圜弇上,谓之鼒;附耳外,谓之釴;款足者,谓之鬲;<鬲曾>谓之鬵。鬵,鉹也。

http://ugc.qpic.cn/adapt/0/5f5376db-2ac6-23ca-37fd-f247643174bb/800?pt=0&ek=1&kp=1&sce=0-12-12

国学璲,瑞也。/-**yF4Itryki9国学网08=]ik,OWE

国学玉十,谓之区。5awem国学网krWR034$@#%ew45uhjh

国学羽本,谓之翮。一羽谓之箴,十羽谓之縳,百羽谓之緷。i8+!@$%e国学网rarmro!#@%$IcH

国学木谓之虡。IWV[mukIOKP#国学网$%op(?.NWAFIUEVS><>?

国学旄谓之藣。mbvSNZBYRI国学网 JK]rtvg$tykl:hcdcsMUC

国学菜谓之簌。ADSU%^*+_|$%^国学网$@$@#~GFFertjwqedc

国学白盖谓之苫。bnnvnibnARE@$#%国学网@%@62S1234KZ^$#!%NUI#$

国学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镠。@%@#%J,ST国学网teqwrjnc164+9*-*/3+*-36

国学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鐐。25454q+27hjpt8gfgk国学网t2qwLKJY%$IOL>L

国学鉼金谓之钣,锡谓之鈏。DCDASWSDFGHJ)国学网(*Y{TM

国学象谓之鹄,角谓之觷,犀谓之剒,木谓之剫,玉谓之雕,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

国学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HREkU23YV23-0国学网5ratew523y7

国学璆、琳,玉也。*eko9056v231国学网%**PRRtgfskyRBw3q2tq

国学简谓之毕;不律谓之笔;灭谓之点。iadrtj8eu国学网bhgewrhj8$%2i

国学绝泽谓之铣。v$!wjj8!@ea5国学网j%^(++e56q437918+-*84

国学金镞翦羽,谓之鍭;骨镞不翦羽,谓之志。5额((^Crsrtkea国学网np'y78nx`2FDTGJ

国学弓有缘者谓之弓,无缘者谓之弭。3gherbtybn7j9国学网;=34`12jmp8jvrt5

国学http://ugc.qpic.cn/adapt/0/99560de6-da45-8de8-f197-657bdc34a829/800?pt=0&ek=1&kp=1&sce=0-12-12以金者谓之铣,以蜃者谓之珧,以玉者谓之珪。

国学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璋大八寸,谓之琡;璧大六寸,谓之宣。

国学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国学繸,绶也。%%!@i国学网#%gm[e@##

国学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纁。

国学青谓之葱,黑谓之黝。Wae4*O{@!J国学网easuybg

国学斧谓之黼,邸谓之柢,雕谓之琢,蓐谓之兹,竿谓之箷。456%QER5Nwer国学网akO#@HJVBUsdrj>

国学箦谓之笫。rtkwyw38fng41国学网89677wh+jn7z

国学革中绝,谓之辨;革中辨,谓之韏。0wn9m4国学网 v=,2c

国学镂,锼也。4NH-12/7_r-0erb-`[3国学网\bn9596^)@!@!

国学卣,中尊也。$@*)n7Etyjm65qi`x@#!国学网%awe5j^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