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下午4点多离开屺岛去山海关,8点30分走到宾州太晚了天还下着雨路滑,如果到山海关时间已半夜了,为了安全在宾州宾馆住下,行程348.2公里。早晨在滨州吃早餐,我把外衣还拉在饭店,同柏过道到饭店给我取了回来。
5月4日早晨天下着小雨,顶雨一路到山海关。下车打着伞登上天下第一关,城上路很陡有台阶也有坡道,城楼上面悬挂着明代成化八年进士,山海关人萧显所书白底黑字“天下第一关”大匾挂在大殿门上方正中央。山海关具有长城名珠称号,独特的风格古老要塞老城,始建于明武十四年(1381)距今有六百多年的沧桑岁月。山海关北倚燕山,南临渤海,长城蜿蜒西去,长城纵贯山海之间。整个城池相连全城有四个主要城门,并且有多种多样的古代建筑,是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有婧边楼,牧营楼,威远楼,瓮城,东罗城等建筑组成。站在垛口往外看坡度很大树长得很高,树尖都超过长城垛口,清楚看到长城下的村庄和农田。有幸在长城上看见毛主席提词手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巨石。过去听说过也看过图片,但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今天终于见到了。接着我们又从城上下来去看海上长城“老龙头”,老龙头在长城顶端大海里称海上长城,老龙头城墙里靠边放着几块方正的大石头,是明朝万历七年修筑入海石城,所用的花岗石基础石。每块方上均凿有梯形糟,两石相连即形成燕尾槽,再浇上铁粉,松香,白矾制成的凝固剂,使入海石城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入海长城是老龙头长城伸入海的顶端部分。海上长城建于明朝七年(1579年)伸入海中22.4米,宽83米,高9.2米为九层。中间几门清朝时的火炮,炮口对着大海防止倭寇来犯。在山海关上还看见一块大石碑,上面雕刻几个大字“天开海岳”,不知道谁写的。还有一座三人的巨大塑雕,是明朝修筑镇守长城的大将军,常遇春,徐达,胡大海,他们都是安徽人。还有1984年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为保护长城活动提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巨石。城下有很多院落有守备署,海防,龙武营等。龙武营是明代驻守老龙头的水师营,营房里还保存着古碾子,簸箕,乌拉把水丼,吹粮食用的木制风车,马厩,还有夫人住的内宅等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老龙头,龙武营被毁。1992年春重建,恢复被毁的建筑,再现了明代军营的原貌。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关口之一,是长城东端的起点素有中国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行程468.1公里,耗时5.29小时。参观完山海关我们往锦州出发,下午到了锦州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