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故乡,虽然不是出生成长在那里,但那里是养育我们祖先的地方,我们的根在那里。我是生在东北长在东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从小到大我每时每刻都眷恋自己老家,总有一种割舍不了的爱,从心里说感觉那里才是真正的家。我的老家是古老的小城,东与蓬莱市毗邻,南与栖霞市,招远市接壤西北是辽阔的渤海湾,隔海与天津,大连相望。这里就是我的老家山东龙口。(古时候是登州府黄县,198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黄县命名龙口市。原来龙口镇改为龙港街道)。
我们祖先孙得盛在明朝年间带着家族人从云南搬迁到山东省原登州府黄县龙口小孙家(当时是小王庄),孙氏族人在那里繁衍生息,先人带领族人勤劳的耕种,年复一年把一个只有三户三姓人家不起眼的小屯,建成至今规模很大的村子。村子建筑很古朴上白墙下青砖,房顶精制小灰瓦,房角翘角飞檐,二米多高的围墙,宏伟壮观门楼漆黑的门板,敲门用的铜环都带着古香古色,让人有一种返古的感觉。
说起黄县(龙口)历史悠久,商未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黄县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2200多年前徐福率领船队从屺岛出发,东渡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仙药的启航地。
屺岛在龙口西10公里处,嘉靖年间海风扬沙,久积成堤使孤岛形成东西9公里,宽1公里的连陆沙坝南西北环海的连陆岛。屺岛是中国三大陆连岛之一。关于这块陆地的形成还有一段历史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书生名叫张羽他与东海龙王女儿私定终身,龙王知道后大发雷霆,阻止他们婚事。没办法张羽用仙姑送给的宝贝,金线,银锅,铁勺在岸边点火煮起海来,煮一分海水退十丈,煮两分海水退二十丈。只煮得大海快变成陆地,龙王只得乖乖的把女儿送出龙宫,成全两人的婚事。传说自从那时起海水下降的地方就成了陸地,孤岛从此变成了连陸岛。屺岛北高南低,岛上有大小七个山头,老北山,灯塔山,凤凰山,炮台山,东山,西山,蛇山,悬崖峭壁,危岩高矗,海边礁石林立浪花飞舞,空中蓝天白云,海欧翔集。每当杨柳新緑,杂树生花,烟波浩渺海面上,撸声摇月,帆影随风,千舟竟渡海面上出现美妙迷人的场面。屺岛元朝称极木岛,明清两代叫母屺岛,解放后称屺岛。有古人称赞屺岛美丽写下美妙诗句,:“人间何处觅瀛州,瑶岛四通大海流”,岛南是为过往船只埔泊之地,“屺收帆”曾是黄县八景之一。离城市近在咫尺竟有这么一方仙山福地。屺岛留下很多胡大海孝敬母亲,出征前把母亲寄放小岛的的传奇的故事。
龙口至今还留下很多古老风俗,过年家家贴福字贴春联,春联源于五代十国时期,那时是写在木板上的,叫门帖。剪窗花是中国民间艺术,剪窗花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前六世纪,剪窗花取材容易,春节能装点环境。蒸“枣鼻子”馒头,还有金鱼,小刺猬,小蛇,寿桃都是吉祥物,用彩笔在上面描得活灵活现花花绿绿。
龙口很多风俗习惯至今还都保留着,虽然我在老家呆的时间很短,但是我对家乡充满割舍不了的爱。我爱那波涛雄勇的辽阔大海,我爱听海浪拍打岩石,噼噼啪啪震耳裕聋的响声。我爱那里美丽的山川河流,我爱建筑古色古香的民居。我更爱那里勤劳朴实的家乡人!龙口我的老家!
(写于2003年3月1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