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重庆已经迈入寒冷的冬天,骤降的温度让很多人都裹上了厚厚的冬装。凌晨的你,或许因为一天劳累的工作而已经酣然入睡,或许在自己温暖的房间正看着自己喜欢的剧,读着一本喜欢的书。而这一天的凌晨,我们走进了位于两路口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医院是一个没有白天黑夜的地方,在很多个稀疏平常的深夜,这里就在上演着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故事,它是一座小小的城,浓缩了一个人的一生,有爱,有痛,有坚守和离别也有温暖。希望我们的镜头和文字能记录下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步履匆忙的年轻妈妈
和手忙脚乱的爷爷奶奶
已经是深夜,外面寒风阵阵,急诊大楼里依然步履匆匆,应接不暇,大厅内坐满了候诊的人,四处都是被高举着的输液瓶。楼外面,一个本来跟在妈妈后面的小孩突然停下来哭闹着要妈妈抱,这可能是他为数不多可以撒娇的机会,也可能平时也被宠爱惯了,他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就让妈妈妥协了。
这位爷爷的肩头上正骑着他的小孙子,来来回回的踱步,爷爷以一种很有趣的声音哼着某种旋律,仿佛是要逗小孙子开心,不一会儿小孩的妈妈出来了,此时外面正吹着风,妈妈细心的过去给小孩戴上了帽子,并叮嘱爷爷不要再让孩子着凉了。很多时候,“爱”就是在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中展现出来的,而能给你这样理所当然的“爱”的人,只有你的家人。
走进急诊大楼,显然楼里要温暖许多,但不免有些燥闷,四处都是孩子止不住的哭闹声,我们追寻着其中一个声音,找到了这个让奶奶和妈妈都手忙脚乱的孩子。孩子还太小,不懂得表达,而哭就成为了唯一的方式,或许是因为难受,孩子哭得憋红了小脸,扯着嗓子哇哇大叫,这哭声听得让人揪心。
奶奶用宠溺的口吻安抚着孩子,而妈妈正在给他换尿布,她摸上孩子的背,感受到了孩子异样的体温,心疼的摸了摸孩子的小脸,她们或许已经挂号在大厅等了很久了,奶奶从楼上下来,得知前面还排着好几十号人,妈妈轻轻抱怨了一句,看了一眼怀中逐渐安静下来的孩子。今晚,对于她们来说,一定很漫长。
这里是夜间内科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此刻的外面或许已经鲜有路人,而医院里面却依然来往匆忙,挂号的窗口前排着一个接一个的队伍,候诊大厅坐满了人。墙上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夜间内科已挂满,请于1:30分在挂号窗口挂夜间急诊内科。而深夜排队已经是这里的常态。
在排队挂号中突然大哭不止叫喊着要回家的小女孩,看起来她相当排斥医院这种地方。她的妈妈为了安抚她的情绪,几次假装离开队伍,但每次回来又会引起一阵嚎啕,只是今晚似乎是她一人带着孩子来医院,显得无助又无奈。
入院办理的窗口前,一位父亲拿着一大堆资料单子在窗口前办理入院,没有看见他的妻子和孩子,或许她们正在某个地方耐心的等待,这位父亲的背影不算高大,却很清晰的扛起了整个家庭。
还有这个在挂号窗口前,贴着退烧贴一脸不怎么高兴的小男孩,他或许是因为身体不适,也或许是因为太过困乏,毕竟对于这个年纪的小孩来说,这个时间实在是太晚了。
夜间药房前也排起了长队。
长夜漫漫,深夜里只有长椅的陪伴
时间越来越晚,候诊的年轻妈妈抱着孩子一脸疲惫的坐在休息椅上,她还穿着睡衣,随意的绑着头发,看得出来她的着急和匆忙,她的面前站着一位看上去是孩子父亲的人,与父亲说话的时候,也是一脸说不出的倦意,似乎下一秒就要栽倒在椅子上。
当我们从大厅转了一圈回来后,又看见了这位年轻妈妈,父亲已经不在身边,疲惫不堪的她终于还是歪着头睡着了,而即便是这样,双手依然紧紧地圈住怀里的孩子,手里还攥着孩子的玩具剑。当一个人长大后,很多时候会觉得妈妈的爱太过于理所当然,其实哪里有这么多的理所当然,不过是因为你是她的孩子。
我们随意转动镜头,就会看见很多类似的情景。在这个寒冬的夜晚,你或许正安睡在温暖的房间里,而那些医院的人们或许只能在长椅上度过这漫长的一夜,但这也是一种别样的温情。
输液区里两位不堪困倦而睡着的爷爷奶奶,怀里的小孙子似乎早已经安然熟睡,小孩子的优势就是不论在怎样不舒适的地方都能快速入睡。
因疲惫而睡着的妈妈。
守着女儿输液的父亲。
走出了医院,依然不断的有车辆行驶进医院大门,有急匆匆的抱着孩子进入大楼,也有带着熟睡中的孩子离开的。但不管怎样,我们的记录虽然结束了,但这一夜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我们的镜头和文字只记录下了其中小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我们未曾发现的温暖和痛苦,小小的空间里糅合了众多的情感。
一个夜晚,一个凌晨,对于正在熟睡中的人来说,或许仅仅是一瞬间,但对于还守在医院的人来说却是漫长又孤冷的一夜。照片最后的这对夫妇背着自己的女儿,走在离开医院的路上,路灯温暖的光打在一家三口的身上,他们的背影普通又平凡,这份平淡中带着温情,柔软又温暖。这既是一个稀疏寻常的夜晚,也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夜晚。
记得关注@人人爱重庆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