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浩老街:在从容与宁静中遇见旧重庆

(2016-06-13 10:27:56)
标签:

杂谈

在这里读懂重庆!

微博@重庆马路社

近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发的文章《下浩老街:长江南岸的旧重庆》火了。

作者把下浩老街当做旧重庆的标本,因为在下浩老街,“人们可以找到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和沿街叫卖声的重庆”。

文章称,“一直认为重庆是中国最有性格的城市,它粗粝,磅礴又市井,精巧。下方飘荡着长江码头带来的民间疾苦和沉重,上方残存着民国时期的韵致和风貌……下浩老街在重庆的山势沟壑中保存下来,成为长江南岸旧重庆的标本。”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36664251.png

下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时期,那时这里便已形成街市。下浩正街包括米市街地段、门朝街地段、董家桥地段、葡萄院地段4个街坊。

这条街连接长江,龙门浩老码头是重庆解放前的一个客货两用码头,从码头去上新街,下浩正街和董家桥是必经之路。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36809140.png

1891年重庆开埠,下浩街区遂发展成当时最大的外商聚集地。来自西方的商人、货物随着长江水逆流而上渗入重庆,随之而来的还有精美的西式建筑。

身处南岸,这些房屋大都背山面水,又因重庆的山地而变化多端,石砌的建筑在起伏的山地上错落有致,这是西式建筑在重庆这方土地上的本土演绎。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38169698.png

在下浩,洋楼与民居的交融凸显出旧房屋的风韵和历史感,独特的山水格局造就耐人寻味的街巷,在新旧交替,错落有致的空间格局中,一幅充满风情的老街画卷正在展开......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38372877.png

由于路段位置重要,上世纪50年代,还曾经在下浩正街北侧的文觉寺街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如今墙上的几个字迹仍然非常清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小型企业陆续迁入下浩正街,其中包括不少小五金企业、针织厂、塑料厂等。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39081026.png

这里曾经车水马龙盛极一时。直到上世纪80年代至今,南岸区龙门浩片区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新修的公路让这一地区的出行变得便利起来,人们可以选择更多的线路前往上新街,下浩社区的交通要道地位也逐渐被弱化。不过在很长时间里,在这条街上,依然常年是一番熙熙攘攘之景。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39352392.png

喧哗的车马声逐渐淡去,老街一天天寥落下去,如今的下浩街区已经不是交通要道,只有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居民和三两猎奇探访者,外面的世界却一天比一天精彩。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39658265.png

老街再也留不住渴望新鲜的年轻人,然而老人们,却留了下来,也留下了一条街巷最平实与本真的部分。

老街上的人情味与生活气息,人们围聚在石椅石桌前谈天说地,打牌对弈的情景,已经刻进了骨血里,是抹不去的了。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40365447.png

正如文章称:“长江和嘉陵江两岸拔地而起的高楼早就掩盖了原有的山势地貌,岸边摇摇欲坠的吊脚楼被30年前的砖混小楼取代,今天又被玻璃幕墙包裹的写字楼取代。人们矛盾地寻求着更好的居住环境,又无法割舍那个属于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和沿街叫卖声的重庆。”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40789401.png

下浩世代居住的居民……几方木桌,一壶茶,一桌麻将,伴着孩童的嬉戏以及猫狗百无聊赖的摇尾,便是城市角落市井人民的真实写照。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41923814.png

相比早已成为文物的洋房和街区,真正让老街的氛围得以延续的是这里存有的生活方式和属于下城的步调节奏。面对摇摇欲坠,缺乏修缮的老屋,所有人仔细想来这里都不再适合居住,但大家又都怀念这里的从容,宁静和怀旧。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42261724.png

在下浩老街的繁华与衰落中,遇见重庆的旧时光,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也许,这是人们留恋老街的理由。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613/14657842415085.png

资料 | 国家地理中文网、重庆晚报、大渝网、南岸网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