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谈中国文化没落之本----人心观

(2011-05-13 09:05:46)
标签:

鲁迅

韩国

儒家文化

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

杂谈

分类: 文化
儒家文化发展到今天这种现状,也已算是为这个苟延残喘的病态国家鞠躬尽瘁了,没有大的思想家、学者去开拓引导儒家文化的新局面。所以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余秋雨开始一段漫长的探索艰程,从一个古老的国度走出,去往另一个陌生的国度,因为在还没有完全弄清自家文化的前提下,做出如此草率的所谓“文化苦旅”且花费政府财政巨资的文化探索,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

     一些学术思想还停留在文字表面的学者,在他们眼里觉得只要自己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过苦行僧人一般的生活,就可以锻造出独特的文化,且这也将会是未来所流行的文化元素或者文化趋势。但是恰恰,现代人所推崇的文化没有一个大致的信仰的根本,因为中国人一向是喜欢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小跑。过去的佛教文化如此,再往前说了的祭祀文化亦是如此.。过去,这些文化产生都是源于一部分人扭曲的人心观,后来慢慢的这种人心观传染普及到每一个相同族系的人,从小小的部落扩散开来,于是,文化也很快被传承了下来。现在,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诸多病态的文化构造,我们看着那些自奉专家自吹自擂的学者活像一个个走在文化边缘的小丑,我为现在的情况捏一把汗。

    过去,我们对于文化的交流方式比较的单一。简单的文字记载,那时候都能够见着很多驿站,我们靠徒步的信使,我们靠奔走乡野的劳苦大众,但是这时间的间隙让人有种望穿秋水的冲动。不像现在网络这般发达,一个ENTER下去,这个世界尽在掌握。关于优秀文化的传接,这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和参与,缝缝补补的文化开裆裤要兄弟姐妹之间轮流着穿,我们还是能够想着为什么现在韩国和日本都有吃粽子的风俗,当着国人的面申办“非遗”,看似荒唐的笑话看着我们想着也有种泪奔的冲动,因为这两个国家的粽子文化真的比我们自家的办的都要富有文化富有内涵。

    国人很喜欢去批判某一个事件,这从鲁迅那时候就开始了,尽管鲁迅在我看来是个婚姻的叛徒,而关于批判的哲学艺术,他是最有发言权的。而对于参与,他们那个时代忙里忙外的平头小老百姓显得特别拘束,也不是特别愿意加入这“不入流”事件中去,而若是参与了,这部分人又没有多少是懂得文化二字的深层内涵的,也倒是像个猪八戒活吞人参果似地,咽下去一问便不知道什么味了。所以,文化的普及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教育,而创造一种新文明,别开一种文化新局面,这需要几代人长期的努力。

    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我们还是每天听着无休止的谩骂和指责,关于政绩,关于民生,种种噪音不绝于耳,而关于文化,我们的百姓并不太喜欢把它当做酒桌上放浪形骸的祝酒词,我们不要用过多的时间去争论这个或者那种文化可实践起来的历史意义和时间价值,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让更多的人参与先进文化,优秀文化的沿袭和缔造上去,只有这样,才永远不会出现文化没落之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