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费雪
费雪被称为最伟大的成长型投资大师,他与价值型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同为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启蒙老师。
决定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不是当年的PE,而是未来几年的预期PE。他说,若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合理的上下限内确定某只股票未来几年可能的业绩。就能找到一把钥匙,不但能避免亏损,更能赚得厚利。
费雪经历半个世纪的投资,得出8点投资心得:
(1)投资目标应该是一家成长公司,公司应当有按部就班的计划
使盈利长期大幅成长,且内在特质很难让新加入者分享其高成长。这是费雪投资哲学的重点。盈利的高速增长使得股票价格相对而言愈来愈便宜,假如股价不上升的话。由于股价最终反映业绩变化,因此一般而言,买进成长股总会获得丰厚利润。
(2)集中全力购买那些失宠的公司。这是指因为市场走势或当时
市场误判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使得股票的价格远低于真正的价值,此时则应该断然买进。寻找到投资目标之后,买进时机亦很重要;或者说有若干个可选的投资目标,则应该挑选那个股价相对于价值愈低的公司,这样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3)抱牢股票,直到公司的性质发生根本改变,或者公司成长到某个地步后,成长率不再能够高于整体经济。除非有非常例外的情形,否则不因经济或股市走向的预测而卖出持股,因为这方面的变动太难预测。绝对不要因为短期原因,就卖出最具魅力的持股。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不要忘了许多公司规模还小时,经营得相当有效率,却无法改变管理风格,以大公司所需的不同技能来经营公司。长期投资一家低成本买进、业绩高成长的公司,不应因为外部因素而卖出持股,应该以业绩预期为卖出依据。因为外部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很难精确分析和预测,同时这些因素对股价的影响亦不及业绩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大。
(4)追求资本大幅成长的投资人,应淡化股利的重要性。在获利高但股利低或根本不发股利的公司中,最有可能找到十分理想的投资对象。成长型的公司,总是将大部分盈利投入到新的业务扩张中去。若大比例分红,则多数是因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有难度,所以才将盈利的大部分分红。不过,这是指现金分红,而以红股形式的分红则应该鼓励。
(5)为了赚到厚利而投资,犯下若干错误是无法避免的成本,重要的是尽快承认错误。一如经营管理最好和最赚钱的金融贷款机构,也无法避免一些呆账损失,了解它们的成因,并学会避免重蹈覆辙。良好的投资管理态度,是愿意承受若干股票的小额损失,并让前途较为看好的股票,利润愈增愈多。好的投资一有蝇头小利便获利了结,却听任坏的投资带来的损失愈滚愈大,是不良的投资习惯。无论是公
司经营还是股票投资,重要的是止损和不止盈。止损是指当你发现持有的股票出现与当初判断公司基本面的情况有相当大的变化则卖出持殴的做法。不止盈是即使持有的股票大幅上升但公司盈利仍将高速增长且目前股价相对偏低或者合理的情况下继续持股的做法。许多投资者往往做反了,买进一只股票一旦获利,总是考虑卖出;相反,买进的股票套牢了便一直持有,让亏损持续扩大。
(6)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当其股价偏低时,应充分把握机会,让资金集中在最有利可图的股票上。
对投资散户(可能和机构投资人以及若干基金类别不同)来说,持有20种以上的不同股票,是投资理财能力薄弱的迹象。通常10或12种是比较理想的数目。有些时候,基于资本利得税成本的考虑,可能值得花数年的时间,慢慢集中投资到少数几家公司。投资散户的持股在20种时,淘汰一些最没吸引力的公司,转而持有较具吸引力的公司,是理想的做法。出色的公司在任何市场都只有5%左右,而找到其中股价偏低的则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应该重仓买进,甚至是全部资金买进。
(7)卓越的普通股管理,一个基本要点是能够不盲从当时的金融圈主流意见,也不会只为了反其道而行便排斥当时盛行的看法。相反的,投资人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应用更好的判断力,彻底评估特定的情境,并有勇气,在你的判断结果告诉你你是对的时候,要学会坚持。
(8)投资普通股和人类其他大部分活动领域一样,想要成功,必须努力工作,勤奋不懈,诚信正直。
业界评论
·
我的血管里85%流着格雷厄姆的血,15%流着费雪的血。(巴菲特)
·
作为一名一流的投资大师,费雪显得异常低调。
·
菲利普·A·费雪的投资哲学虽然提出已经有数十年了,但就是到了今天,《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也仍被奉为投资理财的经典之作。
股票投资,有时难免有些地方需要靠运气,但长期而言,好运、倒霉会相低,想尽可能持续成功,必须靠技能和运用良好的原则。
购买有成长价值期望的股票。在投资前,要做深入的研究、访问。
二、彼得林奇
1997-1990年.在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求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间麦哲伦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到29%,其投资组合由原来的40种股票变成了1400种。彼得·林奇是将麦哲伦基金推向巅峰的投资艺术家,他也因此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第一理财家。
林奇通常选择下列四种类型的股票进行投资:
(1)成长股,林奇谋求能够获得200~300%。
(2)股票价格明显低于实际价值的价值股,他希望从中迅速赚取l/3左右的收益,然后立即转移资金。
(3)绩优股,带有防御性,经得起经济不景气的打击。;
(4)特殊情况及萧条的周期性股票。
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林奇比较偏爱两种类型的股票:
一类是中小型的成长股股票。增长理所当然是一家公司首要的优势,成长股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占最大的比例,其中中小型的成长股更是林奇的偏爱。因为在林奇看来,中小型公司股价增值比大公司容易,一个投资组里只要有一两家股票的收益率极高,即使其他的赔本,也不会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成绩。不过,林奇在考察一家公司的成长,对单位增长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利润增长,因为高利润可能是由于物价的上涨,也可能是由于巧妙的买进造成的。林奇不断追求的是实际单位销售量的增长数目。他曾向投资者建议:“想赚钱的最好方法便是将钱投入一家近几年内一直都出现盈余,而且将不断成长的小
另一类是业务简简单单的公司的股票。一般的投资者喜欢缴烈竞争领域内有着出色管理的高等业务公司的股票,例如宝洁公司、3M公司、德州仪器、摩托罗拉公司等——经过数十年成功的奋斗,它们已经形成了有效率的队伍来利用机会、争夺市场,并通过创制新产品来推动增长。毫无疑问,你真希望自祖辈起就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但林奇看来,作为投资者不需要固守任何美妙的东西,只需要一个以
低价出售、经营业绩尚可、而且股价回升时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公司
就行。
林奇认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应避免重大损失而不是所有损失。没有风险就不会有好的收益。他说:“如果你有5种股票,3种下跌75%,一种上涨了10倍,一种上涨了29%,那么这5种股票仍然会令你干得很出色。……因为这么去做,你在上涨10倍的这种股票上已赚足了钱,远远抵消了你那些下跌50%甚至90%的股票所带来的损失。”
林奇喜欢令投资大众焦虑不安的市场。在他看来,市场上所流传的各种各样的担心,如担心暴跌,担心臭氧层,担心新总裁,担心干旱等并不表明市场情况很糟糕,相反,当各种消息看起来很可怕之时,:正是在市场上赚大钱的好时机。林奇曾经不顾他所观察到的不利的工业形势,买下一系列半导体公司的股票。他说:“如果我是正确的,那我可以赚400%,如果我错了,我可能损失60%。多好的差额!”“只要这么去做,你有可能赚20倍,而你充其量损失100%。这一点大众并不理解。”
林奇指出,许多投资者对市盈率的分析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认为以较高市盈率出售的公司比以较低市盈率出售的公司更易下跌。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一家公司呈高速增长,即使它以较高的市盈率出售,投资者仍能比购买市盈率较低、增长速度较慢的公司股票赚取更多的钱。
业界评论:
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如果你在1977年投资100美元于该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时间已变为28000美元,增值28倍,不过13年的时间。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是乔丹之于篮球,邓肯之于现代舞蹈。他不是人们日常认识中的那种脑满肠肥的商人,他把整个比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让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而且紧紧地抓住全国每一个投资人和储蓄者的注意力。
林奇名言:
投资是没有结果的投机。
许多投资者对市盈率的分析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在某种程度上,某种股票价格便宜要比关于市场明年如何运作的流行概念真实可靠得多。
避免投资最热门行业里的最热门股票。
投资者尽可以从买卖拥有隐蔽性资产的公司股票上获得巨大的收益。
要挣钱,就得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就得做别人因心理定势作崇而不愿做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