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居易鲜为人知的悲情初恋

(2010-06-11 10:20:33)
标签:

原创

历史文学

文化

    读过《长恨歌》的朋友感觉的到,前面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短日高起,君王从此不早朝。” 分明就是讽刺评判。

到了后来,写着写着写跑了,白居易居然爱情至上,“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把这段乱伦的荒唐事写成了千古绝唱爱情悲歌。

写《长恨歌》之前,白居易写过《长相思》记述了自己悲情的初恋,结尾处“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已经颇有《长恨歌》的味道了。

“诗言志,歌永言”,在李杨情殇的背后,其实是白居易在缅怀自己的刻骨真爱,他把自己爱而不得愤慨哀怨的感情融进了《长恨歌》。

 

 

想起一首歌《我们说好的》。

最初只看到歌词,凄美的文字道尽了冷酷地现实。

第一次听,是在电话里。

“我们说好就算分开一样做朋友,时间说我们从此不可能再问候。我们说好一起老去看细水常流,却将会成为别人的某某。我们说好决不放开相互牵的手,可现实说过有爱还不够。”

朋友略带沙哑的声音动情地一遍遍吟唱。他在遥远的地方,“真的。我想牵着你的手,直到白发苍苍,我们一起老去看细水长流。”

我不语,泪水慢慢涌了出来,挂满脸颊。

 

哪一段爱情不是开始的很美丽,美丽到我们认定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起看天外云卷云舒,夕阳下细水长流。

渐渐明白。仅仅有爱,真的不够。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美丽的爱情不堪一击。

 

白居易出生在河南新郑,一个山川秀美民风淳朴地方。后来家乡发生战乱,他随母亲搬到了父亲白季庚任官地安徽宿县。

邻居家是个生意人,他们有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叫湘灵,两个小伙伴趣味相投。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不知不觉间,他们慢慢长大,爱情的种子己经在彼此心中牢牢的生了根。

19岁时,白居易写了一首《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情人眼里出西施,湘灵的美丽容貌和悦耳嗓音是天上的仙女也比不了的。

 

白居易向给母亲提出要娶湘灵为妻,母亲说儿子是官宦子弟,湘灵只是个乡村民女,门第悬殊太大,不同意。

湘灵得知了这件事,熬了无数个白天黑夜,千针万线亲手做了一双绣花鞋作为信物送给了白居易,两人私定终身,偷偷结成鸳鸯侣。

 

白居易此后不停的向母亲哀告,后来横下心来,说只爱湘灵,非卿不娶。母亲看到了儿子的倔强,想釜底抽薪,彻底把他们分开。

那是白居易27岁的冬天,母亲安排他离开家乡随父求学。

不得不与爱人分别,白居易满含泪水写下《潜离别》一诗。

“不得哭,潜离别。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双飞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这首诗情真意切,面对分离,竟然欲哭不能,欲语不得。仅仅因为母亲的执意不允和难以对抗、迂腐顽固的门第观念。无论多么情深似海,也只能被“利剑春断连理枝”,这就是现实。

一对有情人,就这样被活生生的拆散了。

 

29岁,白居易考中进士,开始了官场生活。年龄不小了,官也当上了,可以成家了,可是他仍然不娶,心中还是想念着湘灵姑娘,总想有一天能再相见。他又向母亲恳请与湘灵结婚,还是遭到了母亲无情的拒绝。

白居易的《生离别》诉说了自己的苦衷:“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没有感天动地的真爱,没有消魂蚀骨的相思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正是因为爱而不得,相思之痛,才不到三十岁,就华发早生。

 

这才是爱。

相形之下,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快餐故事实在让人不忍用“爱”这个字。网聊、见面、上床、打入黑名单。一成不变的把戏,加上几滴痴男怨女似是而非的眼泪。

没有“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更没有“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这种所谓的爱注定是划在沙滩上的誓言,“写的轻松,抹掉也易!”

 

三十七岁那年,母亲以死相逼,白居易娶了同僚杨汝士的妹妹。古时奉行早婚,唐玄宗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青年男女一到这个年龄,就要考虑成家立业的大事了。

为了他的爱情,白居易做出了多大的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失败,终究是失败。

最爱的那个人,你今生就是得不到。

 

白居易婚后和杨氏夫人关系并不坏,可是“空对着,高山洁士晶莹雪。总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他为她写诗写了整整四十年。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这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贬谪途中,大约是天意怜人,他竟然与湘灵意外邂逅。当年的翩翩少年,如花红颜都已不再。真爱,只有真爱历久弥新。

两人抱头痛哭,白居易作《逢旧》一诗。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娥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白居易此时已经四十四岁,湘灵也四十岁了,她依然守候着当日的誓言没有出嫁。在此诗中白居易叙说的口吻已经平和很多,远不如《潜别离》用词犀利,但不经意间的一个“恨”字,还是泄露了心事。

你深深爱着我。

我深深爱着你。

可是,我们就是不能再一起。

母亲,给了你生命的那个人,她冷眼看着你劳血气衰,看着你华发早生,看着你肝肠寸断。不能“恨”还是“恨”了,此恨绵绵无绝期!

情无可寄,白居易一直保存着他们的定情信物,那双绣鞋。多年来,不论在朝在野,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四十七岁那年夏天,在翻晒衣物时,再次见到了他已保存了十八年的鞋子,他说,“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色暗花草死。”

曾以为“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终可以“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此时终于明白,一切都不可能了,“人不如鞋”,鞋子还能成双成对,永不离分。而自己,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是痴心妄想。

 

白居易五十三岁,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特意绕道去看少年时住的老宅,早就是人去楼空。原来的邻居,湘灵一家也已经搬走,不知去向。

从此,她再无音讯。

天长地久,也有尽时。

此恨绵绵,永无绝期。

精彩推荐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白居易一世英明毁在哪个女人之手 

       

                               

   宫女为啥先于公主和驸马同房         

  为啥连公主都沦落成了剩女              让陆游痛苦一生的薄命红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