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政评说 |
“中央台记者管的宽”,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记者有调查事实真相的权利,有行使舆论监督的职责。县委书记这种“一概不知道”式的搪塞,暴露出其主政一方的两个失职:其一,对当地“官煤结合”、“官员参股煤矿”的失察,这实际上已是一种玩忽职守行为;其二,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发布已一年多之际,还想捂着盖着瞒记者,本质上也是一种行政不作为。按照刚刚出台的官员问责规定,县委书记的失职行为理应受到问责。
当然,没有人真相信作为横山县的县委书记,对记者所问的事什么都不知道,只不过是不想说而已。为何不想说,顺着他的“记者管太多”思维可以窥出一斑。
直言记者管的太多,背后隐藏的是怕记者揭露事实真相。煤矿非法开采,导致耕地出现地裂地陷,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被陕西省明令要求关闭的煤矿还在照常生产;强令教师停课,要求他们回家阻止村民上访……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地有不少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私下参股.
“官煤结合”、“官员参股煤矿”在横山县盛行,记者不过是正常的采访调查,县委书记却视为管的太多,把“媒体监督”视为“管”,这本身就是对舆论监督的歪曲和逃避。而这种思维则反衬出公权力对外界监督的反感或不适。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官员参股煤矿,当地官员参股不是一个两个,这很大程度上缘于当地公权力的沉默。而沉默的背后则是官煤形成了利益同盟。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指责“记者管太多”实际上是在替那些参股煤矿的官员说话,是在替官煤利益同盟说话。
权力的失范本该由制度来约束、纠偏,媒体只不过是舆论监督而已。然而从“替谁说话”,到“记者管的太多”,至少表明有些官员在脑子里并不习惯被舆论监督,或者说他们认为只有更高级的权力才能监督他们手中的权力。至于媒体,是无权“管”他们的。这种拒绝接受舆论监督的权力往往与腐败相连,最要不得,因而也最需要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