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凌云健笔赋新篇——江鸟诗浅说

标签:
沈鸿根书法家张青云诗评靳新整理分享 |
分类: 与您分享 |
http://s3/mw690/001KhMG4zy78WwzTK5I12&690
海上著名书法家沈鸿根先生,笔名江鸟,是当代硬笔书坛开一代风气的大师。他不但书艺精湛,而且雅好文史,醉心吟事,数十年来从未中辍传统格律诗歌的创作实践,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研磨,兼以秉赋之高,终于在诗艺上取得了斐然的成就。由于先生秉性淡然,不务虚声,其诗艺长期为书名所掩,这是很可惜的!我与其论交很晚,且年辈相差较大,但因对传统诗词的共同爱好,竟成“忘年之交”。先生每有佳制,总不忘惠我学读,每次拜诵其大作,心灵上都获得极大的美感享受,同时对其诗作的总体风格和特色也逐渐取得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今特不揣浅陋,勉就平时所感略为阐述,愿就正于先生本人和海内方家。
江鸟先生的诗,约而含之,我以为具有下列两种特色,其一,是空灵含蓄,神韵天成。先生描写山水风物的小诗,大多纯用自描,写景清远,抒情朦胧,情景交融时往往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寻,大似唐人手笔。“船泊岸边一树高,悠长水巷似民谣。潇潇春雨朱家角,撑伞是谁过石桥?(《朱家角》)”诗笔虚实相生,写江南水乡风物传神如画,结尾巧妙留出空白,,于潇潇春雨给人以想象之余地,这样的诗,诚不落俗套,堪称“逸品”!又如《上野公园》:绿柳长堤通小桥,亭台隐约水迢迢。晓风吹落樱花去,何处传来尺八箫?”《北海道》:“莫道春风北国迟,雪山映日水流时。随人飞鸽自来去,五月樱花一树诗。”两诗均写东瀛风光,随笔写出,自然成篇,并无对实际景物的过多描绘,妙在善用虚笔。“五月樱花一树诗”,设喻精切,尤耐咀嚼,为该篇之“诗眼”,有画龙点睛之功。“何处传来尺八箫”一句流转自如,以设问作结,具见匠心。
先生此类诗皆富于味外味,以烘托的笔法,通过形象、委婉的表现,不须直接诠释说明旨意,而是让读者自然领会诗情,此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诠”。清代大诗人王渔洋论诗首主“神韵”,即谓作诗要达到境界飘渺淡远,意味空灵含蓄,避免实指,不露人工雕琢痕迹,要在自然,具有风调之美。司空图论诗,作比喻道:“醯,止于酸;盐,止于咸,醇美之味,在于酸咸之外”(语意见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王渔洋所说的“神韵”,正是要求诗中须有这种味外之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看来江鸟先生深得个中三昧,并已具体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
其二,是天机妙悟,富于禅味。江鸟先生的某些诗篇,深得禅宗的文字般若,能升华人生的意境,在时下诗坛充满馊气的诗作中独标高格,形成了独特的诗味。如:“寒江映冷月,白露侵黄花。世味淡如水,人情薄似纱。”(《寒江》)诗境澹明清虚,使人襟抱俱凉,世味如水,人情似纱,足见作者的洞明世事和萧然物外,而诗笔之警策也足见一斑!《在心》:春兰秋菊各当时,求道在心格物知。水滴石穿须力索,风吹花落任天机。”此诗则蕴含哲理,揭示人生与宇宙之真谛,由于心理上的淡泊,作者看到的世界是清新宁静的,反映在作品里,情趣自然是潇洒超脱的。又如《寒花》:“独抱幽芳自守真,岂随黄叶落风尘。深秋林谷无人迹,寒水一潭月半轮。”岂仅仅是写花,纯为夫子自道,结句“寒水一潭月半轮”,惝恍清奇,禅味渊永,令人一唱三叹,低回想象于无穷,实为佳构!
上举三诗创造的意境均近于“禅境”,因为读后使人感到幽远空灵,如蝉蜕尘埃,神游虚极,妙不可言。“禅”与“诗”这两种文体相结合,借以谈玄说奥,揭示人生真谛,称为“禅诗”。金代元好问诗云“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形象地说明了禅与诗的关系。提到“禅诗”,人们往往与佛教联系起来,似乎只有佛家才有“禅诗”。这种理解是狭义的,从广义上来看,无论释、儒、道、俗,只要到达一定的境界,都可以是“禅诗”的创作者,都在“禅诗”的领域之中。窃以为江鸟先生的某些诗之所以能臻“禅境”,可算“禅诗”,是因为他的妙悟和慧根所致,同时,也是几十年一贯读书悟道的结果,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人说江鸟先生的诗作虽佳,但体裁似乎略嫌狭隘,表现在只写七言绝和五言绝,律诗和古体少见。我以为这是由于事务繁冗造成的,兼之先生于书法创作和著述方面分神太多,自然无法顾及较为费神的长篇古体和五七言律诗,其实也无可厚非,一个诗人,只要能几十年如一日穷研一种诗体,并能戛戛独造,写出自己的鲜明风格和特色,丝毫不影响其诗艺成就,如欲面面俱到,诗词全能,或许会顾此失彼,无一专精,韩熙载说的“繁博正是寒俭”,也就是这个道理。今年是江鸟先生的耳顺之年,聊写以上文字,作为对其数十年诗路历程的一点浅薄认识和体会,最后谨祝先生吟情不老,诗笔长春。http://s2/mw690/001KhMG4zy78WwoyhoJ31&690
附:沈鸿根先生部分诗作及书法作品
咏梅四首
咏梅
傲霜斗雪见精神,羞与群芳争一春。
月下幽香池畔影,清姿逸韵出凡尘。
访梅
水边林下独徜徉,忘却山亭对夕阳。
还是梅花知我意,冷香一缕沁诗肠。
问梅
独处幽岩绝世尘,冰雪玉骨本清真。
霜风雪月常相伴,深识寒梅有几人?
写梅
砚边余墨写梅枝,风骨铮铮傲雪姿。
圈就疏花三五朵,袭人清气仅心知。
梦莲
草沐星光柳带风,秋空万里月溶溶。
莲花一朵浑如玉,自有清香沁梦中。
水仙花(并序)
余爱水仙,每年岁末,有友寄水仙,辄贮水一瓯,白石几粒,供养在芸窗,陪我迎新春。每当翠带临风,白玉映月时,清姿逸韵,洗心涤神,真乃书斋韵友也!
别样风姿别样英,凌波月下影娉婷。
骚人难怪沉吟久,花以水仙韵最清!
萤(并序)
仲夏夜,昔乡村,庭前院中,时有萤火虫飞来飞去,萤火似星光,一闪一闪,怪可爱,既有诗意,又具童趣,而今都市是看不到如此妙景,更令人向往。
芳草育流萤,来回舞小庭。
晚风吹不灭,闪烁似明星。
朱家角(并序)
朱家角,属上海青浦县,为江南水乡一古镇。镇上石板小路,临水人家,巷中有茶楼,岸边有垂柳,河上有渔舟。晚闻寺钟远传,晨见餐烟轻袅。尤其是春雨潇潇,人过石桥,伞影与雨声交融,隐隐约约,似有若无,如诗如画如梦,别具朦胧美,令人想象,妙不可言,感而赋诗咏之。
船泊岸边一树高,悠长水巷似民谣。
潇潇春雨朱家角,撑伞是谁过石桥?
http://s12/mw690/001KhMG4zy78WwGPn3Zdb&690
品茶四首
(一)
长年陋室结蛛丝,满架图书绝妙辞。
闲品绿茶幽梦远,尘心洗尽好吟诗。
(二)
窗前信笔走龙蛇,不觉风和日已斜。
口角生香心欲醉,闲吟旧句品新茶。
(三)
书斋幽静月明中,毕竟新茶味不同。
嫩绿一杯方泡就,清香四溢漾春风。
(四)
芸窗日丽意从容,煮石烹泉三月风。
新绿盈盈香满室,江南春色一杯中。
弘毅(并序)
丙申冬月某日,余生日。芸窗下,墨砚边,赋诗祝寿,别有情趣,以古稀之笔,写弘毅之志,亦一乐也!
霜落寒江半入冬,雪峰时见映青空。
莫将清趣抛云外,只把高怀寄劲松。
清吟
霜染红枫天已寒,清吟竹下独盘桓。
逸情云上怀飞雪,骨似青松气若兰。
菊香
中天月冷水流迟,霜落枝头红叶稀。
即使秋深花已老,菊香依旧染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