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杜甫草堂

(2012-12-09 19:28:14)
标签:

预言

茅屋

时代

草堂

红叶

分类: 诗意神州

 

感受杜甫草堂

(作者 姜在良)

 

不逐时令自飘零,溪畔浣花枯向荣。

破屋遗茅歌尚在,千秋学子怨秋风。

 

推开文字的门,就看见人称“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了,朦胧中,诗圣人瘦如柴,却清风傲骨。仰望诗圣那在天中央的超尘之姿,绝俗之态,高邈得不可攀求,高尚得不可企及。

现在与过去,仅是一草之隔。穿过大风,我们就来到了草堂。 “公在草堂重,公去草堂轻”,如今的草堂,只是诗人笔下的一个魂灵,更是千万后人的一份敬仰。

一个草堂,几间茅屋,千秋学子怨秋风。一阵大风,吹散了茅草,却吹亮了草堂,一夜寒风,没有吹灭诗人的思想火花,却点燃了衰草的茅屋之歌。一首怨叹大风的歌,惹起落叶纷纷,溅起珠泪晶莹。一本被大风素描的茅草诗集,在秋叶飘零中出版发行了千年,所有的岁月都长满了耳朵,倾听大风的歌唱,倾听衰草回归土地的声音。

过去和未来,都是现在,我借助今天抵达昨天。诗人曾官至左拾遗,后贬至华州司功参军。诗人的一支笔,伸进水深火热的民间,伸进千年痼疾的症结,秃笔挥下的心血,惊醒了多少风雨?王朝依旧是政道荒淫,笙歌艳舞,纸醉金迷;国家仍然是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灾害重重;黎民还是饥寒交迫,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乱拉丁、强捉兵、暴征税的现象随处可见。诗人的方略无人采信,诗人的呐喊无济于事,怎能与其同流合污?失望的灵魂在苍烟紧锁的一棹孤舟上漂泊,伤感的情绪在透风漏雨的一船旧舱里颠簸,诗人毅然抛官弃职,举家飘零,背上诗歌编织的行囊,从一片忧伤地出发,以一支篙一双桨,独自走向清冷。一路的风尘,一船的泥沙,走过浩淼,走过渺茫,在城都浣花溪畔,在落日燃烧的地方,举起草堂,拷问天地,在牛蹄叩响的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咯血洗世,圣洁穿心。

诗人在成都郊外的一间流所,一个不经意的生活动作,却使华夏天地月白风清。在这城西偏远一隅,诗人咀嚼那些难入正史的泥牛耕作,吟咏那些远离闹市的农家炊烟,挖掘那些乡土野趣的民间记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握笔的手,也曾学农夫在湖畔扶犁耕耘,学樵夫打枝砍柯,学渔夫泛舟撒网,但难以把满腔忧国忧民的感叹挂在竹篱茅舍的空间,一任岁月的剥落,却把忧虑挥洒成心血泪雨,把历史挥洒成厚重的典籍,将悲愤铸成长诗,在历史车轮上,划上一道深深的印痕,虽然难以擦亮黑夜,却让诗歌撞击黑夜的灵魂。

仰望草堂,诵读一段深邃而久远的岁月。微风拂开卷帙发黄的《杜工部集》,一部厚重的唐代史,一段唐人的辛酸史,裸露着,哀叹着,悲悯着。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草堂,长满了林林总总的诗歌树,清香的楠木,茂盛的银杏,奇形怪状的国槐,还有一片片青松翠竹,都是诗圣播撒的诗歌种子,尽情的勃发在浣花溪畔。诗人的《三吏》《三别》《春望》《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对封建剥削者的无情揭露,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强烈憎恨,对广大人民忍痛割爱的爱国精神的热情讴歌。诗中,有“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惨状,有“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的劝导嘱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填膺义愤,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无情鞭挞,也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美好展望,有“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甜蜜柔情,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壮志豪情,还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严谨诗情,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期待。燃烧的诗句让诗人用完了,只剩下一颗苍悴的心,也许草尖上的一滴露珠,是诗人的脆弱,也许枯树上的一点绿芽,是诗人的坚强,诗人撑一支长篙,在历史长河中款款而荡,将唐诗荡起一江波涛的磅礴,走成一街雍容的繁华,苍茫山川的风景,磅礴江海的涛声,鲜活民生的艰难岁月,缝补日子的淡泊清贫,用真诚在乡间小道播种自己,用激奋在人们心中播种大山。

一阵秋风喧哗着掠过草堂顶,摇落一片记忆的叶子,在天空纷飞,有些潇洒,又有些无奈。诗人早去,诗歌永存。草堂,诗人的天堂,天堂,诗人的草堂。翻阅惊天地泣鬼魂的长恨歌,我再也不能想象唐朝那一片最初的美丽了。天际云舒云卷,堂前草枯草荣,在先生曾经眺望过的地方,我把目光从邈远的历史中收回来,投向远山,夕阳的猩唇刚好吻合在天际的峰峦上,杏红的晚霞撒泼在山岭上,沟壑边,弯路旁,枫枫夭夭,红叶灼灼。

时光荏苒,诗歌不朽。除了历史永恒,岁月永恒外,还有诗歌远行的跫音,和江山一起,和日月一起,从容地走向信息网络时代,走向诗歌百花盛开的时节。

诗歌无眠,我亦无眠。凭借心跳回到大风歌中,翻捡岁月荡涤的历史,谁在天空写满预言?大风兮!

 

 http://image5.poco.cn/mypoco/myphoto/20080617/82281742008061713232004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夜登峨眉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