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数学市级课题中期报告
(2013-11-28 13:45:59)
标签:
资源使用情况荣誉称号教学实践业务能力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2012年11月,梁岗学校数学组承担了市级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的任务。一年来,数学课题组成员们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和行动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效,现将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第一阶段研究进展情况。
1、组织召开课题开题会议,撰写开题报告。
在接到合肥市课题立项通知的一个星期内,课题组负责人与成员多次交流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的研究方案、计划等方面的意见,共同起草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研究计划等草案,于 2012年11月30日在梁岗学校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会议,修改并通过了开题报告、计划、方案等草案,明确课题组各成员的分工、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步骤,明确各阶段的研究重点。
2、开通博客,搭建研讨平台。
为了让课题组成员交流研讨更方便,课题组以赵立春的“教育教学伊甸园(http://blog.sina.com.cn/zhaochunooo)”作为课题研究的博客,为课题组成员之间交流搭建平台,及时上传课题研究中的新成果。
2、开展培训与学习,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课题组负责人要求课题研究人员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认真研读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他材料。要求成员经常上网观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数学教学视频,保障“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顺利进行。
3、积极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是一项实践性课题,因此,开展实践活动成为研究该课题的有效途径。2012年12月7日上午,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全县2012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在梁岗学校举行,来自全县44所中学的60多位数学老师和部分学校校长一起现场观摩了我校徐永贵老师、任洪波老师、赵立春老师、董德俊老师等4名数学教师的不同风格的展示课。教育局领导、各校数学组组长,部分数学老师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数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一年来,课题组成员都积极参加学校教导处主办的每学期两次的赛课、评课活动,不断提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应用能力。为了提高个人素质,课题组负责人赵立春积极参加每月肥西县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参加2013年4月18日合肥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的数学教研活动,认真倾听像特级教师符永平、郑萱等“大家”对“新课改”的诠释。每次的学习心得赵立春都及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提高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数学素养。
2013年5月12日,数学课题组邀请教育局中教室沈爱文主任、朱剑主任等前来观摩课改并指导课题研究。
3、整理分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施自评调查问卷数据。
由于我校数学学科老师2010年开始学习研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2011年9月在数学学科正式付诸实施,历经一年的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到底效果如何。为了能从实际进行分析,全面把握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时的高效实施,我们数学组在2012年6月,梁岗学校数学组就进行过一次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2013年6月课题组对原先的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绘制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比研究柱状统计图。通过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时结果统计表、统计图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实验班学生中,学习态度经过长久的“自学”习惯的培养,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明显好于普通班,适应考试的心理素质显然提高了。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实验班比普通班更加提高了,每次的考试成绩实验班比普通班都要高。因此实施前后有显著差异,能按时完成作业的人数比普通班要多得多,特别是善于提出问题和一般能提出问题的人数差距很大。所以实施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以后,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
二、人员变更。
因数学课题组研究和后勤保障等工作的需要,经课题组研究决定,梁岗学校汪邦涛校长为课题组成员;因工作调动需要,原金牛中学的金柱老师2014年9月调入肥西县梁岗学校,也加入数学组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中。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我校研究的初步成果。
理论成果
第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
“预学教练”教学模式即为“预习(课前)——先学(课内)——后教(课内)——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还是存在着各种优点的:
从理论角度来说: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符合新课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符合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
在实践操作中:
实践成果
经历了一年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大量的“先学后教”方面的论文与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同时获得了许多荣誉,在教学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如下:
荣誉称号 |
姓 |
表彰名称 |
表彰部门 |
级别 |
表彰时间 |
赵立春 |
合肥市数学骨干教师 |
合肥市教育局 |
市级 |
2013年6月 |
|
徐永贵 |
肥西县数学骨干教师 |
肥西县教育局 |
县级 |
2013年6月 |
|
任洪波 |
合肥市中学数学优质课三等奖 |
合肥市教育局 |
市级 |
2011年10月 |
|
徐永贵 |
肥西县数学素质大赛二等奖 |
肥西县教育局 |
县级 |
2012年6月 |
|
董德俊 |
听评课比赛二等奖 |
肥西县教育局 |
县级 |
2013年9月 |
|
赵立春 |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大赛三等奖 |
肥西县教育局 |
县级 |
2013年5月 |
|
董德俊 |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大赛二等奖 |
农兴教研片 |
片级 |
2013年4月 |
|
论文获奖 |
作者 |
标题 |
主办单位 |
名称、等次 |
获奖时间 |
赵立春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与发展 |
合肥市教育局 |
论文二等奖 |
2013年9月 |
|
赵立春 |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学设计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
教学设计二等奖 |
2012年12月 |
|
董德俊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中的应用 |
肥西县教育局 |
论文二等奖 |
2013年9月 |
|
赵立春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渗透“低碳”意识的一些尝试 |
合肥市教育局 |
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 |
2013年6月 |
|
赵立春 |
矩形及其性质 |
肥西县教育局 |
教学设计二等奖 |
2014年8月 |
|
论文发表
|
作者 |
标题 |
刊物名称 |
级别 |
发表期别 |
赵立春 |
小议配方法的编排 |
中小学数学 |
国家 |
2013年第3期 |
|
教学成绩 |
姓名 |
成果名称 |
主办单位 |
考试性质 |
考试时间 |
赵立春童家云 |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抽测第25名进步到八年级期中数学抽测第17 名 |
肥西县教育局 |
期末、期中抽测 |
2013年6月、2013年11月 |
|
赵立春 徐永贵 |
2010级毕业考试荣获数学平均分全县第八名、教研片第一 |
肥西县教育局 |
毕业考试 |
2013年6月 |
四、下年度研究工作安排。
1、课题组成员继续学习蔡林森的《教学革命》和《数学课程标准》;
2、课题组成员要加大参与研讨课的力度,积极与同行交流,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努力提升个人素质,更好地服务教学;
3、安排课题组成员参加2014年5月份举行的肥西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融合大赛活动。
4、2014年6月底前完成探索影响开展农村中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因素,并结合课堂实践,探索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6、2014年9月-12月,各课题组成员根据掌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操作方法,选择课题进行课例拍摄。
7、课题组成员继续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对平时教学实践中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实践进行认真反思总结。
8、注意收集活动资料、成果资料,2014年9月进入课题的总结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