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风物赋》(散文诗,四章)
(2025-06-27 11:12:21)
标签:
文化文章 |
分类: 散文 |
已刊于2025年6月27日《三亚日报》副刊
《三亚风物赋》(散文诗,四章)
安谅
《天涯海角》
没到过天涯海角,谈何人生与爱情!
在三亚,有两种具象而壮阔的语言:一种是海,海是液体的石;另一种是石,石是凝固的海。千年日晒,风骨挺赤天,就属他们了!
要读懂石与海,得穿越历史和自我的星穹。
你看,那些海边的巨石,题刻了“海判南天”,“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且不论写者的一生功过,多少有点个人抢风头的意味吧。但三亚人宽容,天下人也认同,阳光充足之处,各种纷扰被充分蒸发了,惟因这不容置疑的名称,真正刻骨铭心。
石头成为永恒的象征。“天涯郎”与“海角女〞,他们比梁祝更前辈,也更曲折磨难,他们相拥在一起,就化作了石头。不能如蝶双飞,但海水的千姿百态,便是他们的心潮,他们的相濡以沫。
海面上的日月石,是另一对“梁祝”,他们跃入海中,凝就两块心形的石头,尽显坚韧的风流!
爱的相守,从此永无尽头。
到天涯海角,方知爱才是最珍贵的。爱到海枯石烂,在所有誓言中,最美丽,也最豪迈。
不用刻在巨石上了。能有资格刻写这文字的人,已化作了石的本身。
就让石头以其岿然的身姿和大海的波涛,为爱代言吧!
年轻人,倘若你想真正感受这人生与真爱,请到天涯海角来!
《鹿回头》
《落笔洞》
我怕我此时的文字,太淡太轻,辜负了这本该有的神来之笔。
《椰梦长廊》
从海边走过的人,也都是一个音符,一朵细微的浪花,扬起一缕椰梦。
如果让月亮细细俯瞰,椰梦长廊,又似浓密绵长且深翠的睫毛,长在海的眼帘。风一吹,扑闪着,相当迷人,哦,准确地说:相当迷月。闭月羞花,大抵也是如此吧。
而我还有一个秘密。躺在长廊与海岸之间,由树丛向上仰望,长廊仿佛将月亮衔在嘴里。我与海浪也一并咀嚼。别有一种特别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