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章文化 |
分类: 短小说 |
已刊于《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18期
明人日记《保姆找东家》
安谅
"你老父亲快八十了吧?还出诊吗?“明人啜饮了一口有点发烫的菊普,顿了顿,向对面而坐的L兄问道。“你还记得我老爸呀,他这两年手脚不灵活,也不接诊了。就在家里待着了。"L兄回道。"他的医术挺高超的,我记得小时候找他看病的不少人呢。有的还是从乡下慕名赶来的。“明人由衷地说道。"是呀,我老爸今不如昔了,自己也老了,有点老年痴呆了,以前,他为我们忙,现在,轮到我为他操心了。”L兄神情带点忧愁和无奈。"你工作也挺忙的,没安排人照顾吗?”Q兄插言道。还说:"我就给我妈找了个保姆。哦,不是一个,是一打呢。"说完,他自己先抿嘴笑了。"怎么是一打?我找一个,我老爸都不接受,这半年总算有条件地服从了。“L兄苦涩地一笑。"他说,这保姆必须每天回自己家住,必须是浙江人,哦,我老爸是浙江丽水人。而且,人要干净,每两个要做一次体检,体检费用我来付……““我说行行行,只要有人陪着你,我就踏实些。 “现在怎么样了呢?"明人好奇地发问。家有老母,也刚届八旬,一人居住,明人为她找了保姆,用了一个月,老母嫌开销大,家里多了个外人也不自在,就把她婉拒了。明人真忙着给她找第二个呢。他嘱托一位在家政公司工作的老同学,帮忙再找一个“价廉物美“型的。最好会说苏南话的,会唠嗑的人,能把老母的心拴住了,就可以了。
L兄开口回道:"我老爸总算接受了钟点工。可两个月不到换一位,现在,已换了四个了。"“那你找得够累的。我不用找,这些保姆是排着队上门的,像接龙般。”Q兄说道。
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了Q兄的脸上。“说起来……"Q兄刚启口,大家都跟着说道:"话长呀!“随即,又都大笑起来。这卖关子的老套路,大家都熟透之至了。Q兄也笑了:“我是说,说起来可以话短些。“他狡黠地一咧嘴,又继续说道:"真不是吹的,我给我妈找了个钟点工,挺好的,干事很麻利,还跟着我妈学剪纸,我妈的剪纸手艺就差非遗大师的证书了。剪啥像啥,还作为礼品赠送给海外来宾呢!”Q兄的嘴角溢出的是小小得意。“你妈有这么大的能耐,保姆也不用什么一打吧?"明人又问。"还真是一打。你们别不信呀,第一个保姆干了不久,就推说她家有事,要回趟老家,这钟点工的活儿,她的表妹来替代。表妹来了,也很快拜我妈为师,忙完家务后,跟着我妈学习剪纸了。没过几天,又带了两位做家政的小姐妹来,说是特喜欢我妈的剪纸,都想学一学。过年回家时,也可以露一手,老家有写春联,剪纸的老风俗。”
"那你妈还不赚点学费呀。送上门的学生。“L兄与Q兄调侃。“这些保姆说,家务活他们一起干,费用就不用了。他们跟着我妈学剪纸,每天就一小时,她们付点学费。我妈怎么肯收呢,人家免费,她也免费呀。她教得蛮开心的,她们也学得很带劲的。我看这个场面,心里挺踏实。老人家腿脚不便,好久不出门了,找点乐子,也可以驱驱寂寞呀。“
“这些保姆,还真有心呀。"明人感叹。"是呀,出来打打工,还能学点手艺,这不是两全其美呀。明人想起了鳏寡一人的冯先生。他的保姆是走马灯似地换。都是淮南一个镇上的。后来发现,她们从冯先生处学习淮南小吃的手艺,学了一段时间,都回淮南老街开美食店了。他把这故事给大家讲了。L兄忽然开悟了什么。"我老爸的保姆,倒不曾老换,可那位保姆隔三差五地老带亲朋好友上门,让我爸搭脉诊疗。我爸也不好意思推辞,也不愿意收费。我怕他累了,说我来对她说。我爸说不用不用,一点也不累,好久不问诊了,稍微动动脑子,也是好事。他乐此不彼,保姆也干得挺欢,我也没理由劝阻人家。有一天,我见保姆用手机在通话,对方应该是她的家人。她说她要找的东家,就是这样有实力的人,小毛小病的就不用上医院了,有谁有疑难杂症的,也可以方便诊断。这是多么难得的东家呀,多少钱也未必找得到呀。”L兄搔了搔头皮,说,“现在我明白了,这保姆呀,是有眼光,也用心的。”
L兄说:”我是问过家政公司的朋友的。他说按理保姆到哪家干活,都是我们安排的,一般她们是打探不到客户这些信息的,可她们上了门,渐渐就会有所了解,互相之间也会通气。这时候,她们有点调整,又是按常理出牌的,我们也不好横加干涉,他们是愿打愿挨的,除非东家有投诉。”"保姆找东家,能找是自由的,找得到是快乐的,找到而如愿以偿,是幸福的。“Q兄也这么咕噜了一句。
明人说:“那我老妈没这些技艺,怎么办呢?"明人一半是真话,一半是调侃地说。
"哎,你妈妈不是有拿手的红烧肉吗?那也是好手艺,真功夫呀。"Q兄LQ不约而同地说。
“这倒也是的,我老妈倒真的也手把手地教过保姆,可这不至于让保姆像你们爸妈那般,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呀。"明人两手一摊,这回说的是真话。
“我不信呀。是明人你家保姆呀,你有吸引力的地方,没让人发现吧。”L兄说。
“是呀,明人,你一定在家不让透露你的身份吧?“Q兄也说道。
明人沉吟了一会,似是而非地点点头。其实,他从未刻意让家人对保姆隐瞒什么,他觉得这一切都平常得很。他这一介书生,也没什么大用场。
不过三天,老妈对明人说了,保姆安徽老家来人了,说是患了什么病,找了好几家医院没个结果,想让明人帮忙。明人脱口而出:"我也不是从医的,怎么找我?"“那保姆说,你的哪位同学的老爸,是老中医?“老妈又说了一句。明人一下子懵了。这保姆怎么知道这一茬的,真够厉害的。如果家里真有什么事,或者怠慢了这些保姆,估计也吃不了兜着走了。他也不好推脱了,打了电话给L兄。只能拜托他的老爸辛苦一下了。随带着,还吐嘈了一句:"这些保姆,真不可小觑呀。""你刚知道呀!呵呵。”L兄笑得让明人心颤颤的。
此事刚了,保姆又有事了。这回是说她的小外孙,到读小学年龄了,她女儿也在上海打工,所以想拜托东家帮个忙,找一家就近的好学校。她知道明人是个当官的,一定有路子。明人听了,傻楞了半天,这魔都的入学,如今算是第一难了,她不知道吗?看到老妈殷殷的眼光,他有点晕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