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迟到的约会

(2022-06-23 20:11:41)
分类: 短小说

《微型小说选刋》2022年第十二期选载

(原载《劳动报》副刊)

《迟到的约会》微型小说

安谅


午饭吃了一半,罗全又不见踪影了。楚成和徐文都摇起头来。这上海老同学怎么一回事?心里头一定揣着什么事,这两天都显得神神秘秘的。

楚成说:"不会是吃不惯这里的饭菜,躲哪儿去打牙祭了吧?"

徐文不摇头也不点头:"这真是挺蹊跷的。吃不惯可以说呀,换个店不就可以了吧,南泥湾的餐饮,也挺丰富的呀。"

"再怎么换,也比不上人家上海菜精细呀,清淡而微甜,不像我们都是重口味的。粗糙得很呢!"楚成脸上带着些微自嘲。他是北京人,说话很顺溜。

徐文是河南人,陕西的饭菜差不多与他们是一家,他倒吃得有滋有味。

"我估摸着,罗全可能有什么事瞒着我们。你看他一早胡乱扒了几口饭,就说先出去会。待我们九点酒店大堂集合,他才匆匆赶到。是悄悄办什么事去了吧。"

"这酒店不远,就是南泥湾军垦范围,他有什么事,要去哪里呢?上午纪念馆,我们看了整整半天,他每张图片都瞅得很仔细,还有什么要看的呢?"楚成一脸茫然。

说起来,此次金秋南泥湾的约会,是一次迟到的约会。约会的提议者是班长罗全,后来推迟也是因为罗全。

他们三人是农业大学同班的博士生,关系挺热络,志趣也相同,就是想为祖国的农业发展,多作点奉献。毕业五年后,他们工作在各自出生的城市,微信群中都表示,应该好好聚聚。五年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呀。

畅叙友情,也交流一下各自的工作感悟,这于好同学好朋友来说,是内心都渴望的。得到一致响应之后,在何处相聚,成为探讨的热点。三位都热情,都想尽地主之谊。最后,是罗全的倡议,楚成和徐文都赞同了。罗全说,我们金秋到南泥湾去,不是都有对口扶贫的志愿者任务吗?待任务完成我们去那边参观游览。

金秋的南泥湾,那一定是美丽的季节,这样一个著名的红色景点,也是中国农垦的发源地,没去见识过,此对年轻的农大学生来说,真是太大的遗憾了。他们在农大念书时就早有这一共同成行的憧憬。

可是快到时间了,罗全首先食言了。他没说理由,只是说能否把约会的时间往后退一退,放在2020年的金秋。这就是把时间整整延迟了一年!

楚成和徐文也不好追问,也都答应了。

总算,这次约会如期而至。大家都践诺了。

罗全也爽气,见面不久,就说推迟的一个因素,是他扶贫的天水市一个山村,本来争取提前完成的,但有一个可持续的项目碰上了问题,他扑在这个项目上,大半年不敢离开,直至项目不仅瓜熟蒂落,当地村民也掌握了相关技能。

楚成和徐文的扶贫任务之前已顺利完成。他们对罗全的这个理由,也予以认可。不过,楚成说:"你当初完全可以告诉我们这个理由的。这没什么不好说的呀?"

罗全说,他当时心里也着慌了,怕这项目可能会黄了,没敢说。但2020年他们的脱贫任务必须完成,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定了这个时间。

罗全把他们说服了。但这两天的行踪,又让他们颇为猜疑。他这么紧赶慢赶地,在寻找什么呢?

这个上海老同学,一直沉得住气,难怪当年就成了他们博士班班长!

按计划,明天就得直奔黄河壶口大瀑布了。待会,无论如何得问问,罗全到底在寻找什么,也许他们也可以助他一臂之力的。

午饭后,罗全又没休息。他返回酒店门口时,他们随团的大巴士,正要出发。

他匆忙上了大巴士。楚成和徐文招手把他叫了过去。

待坐定,楚成压低嗓音问道:"罗全,你到底在找什么?难道就不能告诉我们老同学?"

徐文也凑过脸来,在摇晃的车厢内,神情殷殷。

罗全犹疑了一会儿,把自己的挎肩包搁在腿上,拉开拉链,小心取出一个软木盒。他打木盒,里面是一只锈蚀的小铁铲。楚成和徐文都疑窦顿生:“这,这是什么东西,都绣得不成样了,还这么珍藏着,究竟是什么宝物?”

罗全脸色凝重:"这是我爷爷给我的。他是去年故世的。临终前,他嘱托我,在金秋,帮他把这个捐献给南泥湾。"

"哦哦,是你爷爷?他是?"两位老同学不由地问道。

“他是当年王震旅长的一个勤务小兵。",罗全低声说道。

"啊,你是老革命的后代,怎么没听你说过?"两人都很惊讶。

"爷爷从来不说。也不让家里人说。我也只知道他是解放前当的兵,享受离休待遇。他只说自已只是一个老兵,后来转业地方,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干部,没必要多说。直到他勉留之际,上级部门来看他,我们才知道,他原来是著名的三五九旅的一名小战士。"罗全说着,拭了拭双眼。嗓音也有点嘶哑。

稍顷,他说:"这个铲子,是他当年用一匹战马的破铁蹄打造的。他用它参加了垦荒。他是在金秋时节,调离部队的,他说这是他当年唯一的纪念物,他舍不得捐了,一直悄悄珍藏在身边。他想找一个金秋时节,让我帮他正式捐赠给南泥湾,就像他重新回归南泥湾一样。"

金秋的南泥湾,蓝天,白云,花满河谷绿满山,真是一个丰收而又美丽的好去处。

悬念似乎解开了大半。但,罗全在寻找什么,还是没说。也许,这不太可以启齿?

在大生产运动陈列馆。罗全又聚精会神地在一张张图片中,寻找着什么。那双眼晴,时而闪亮,时而又暗淡下来。

两位老同学亦步亦趋,但也不好多问什么。

在一张泛黄的数十人的合影照前,罗全足足查看了十多分钟,忽然就笑容绽开:找到了,找到了!爷爷的记忆果然没错!

这回,在老同学探究的目光中,罗全指着其中一个绿豆芽大小而且略显模糊的身影说:"这是我爷爷,你们看,他手上举着的木棍,装的就是这把铲子!"罗全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那是他爷爷年轻时的黑白照。

楚成和徐文也凑前细细辨认,那张脸应该是他爷爷,虽然显得很稚嫩。那木棍上的铲子,无疑更相似。

他们为罗全欣喜之余,也不无诧异:“既然是找这相片,为何不早告诉我们,我们可

以帮你一起找呀?"

"我担心爷爷老了,记忆有误,怕闹笑话。"罗全诚实地说道。

"嗬嗬,劳动品德和谦虚谨慎,都与你爷爷一脉相承,不愧是南泥湾老战士的后代呀!"

罗全被说得不好意思了,双颊微微发烫,泛红了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天的意义
后一篇:车上车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