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舞勺第一菜

(2017-08-20 18:41:37)
标签:

文章

文化

杂谈

分类: 散文

已刊于2017年8月20日《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

舞勺第一菜

安 谅

  安 谅

  舞勺之年,通常指的是男孩13-15岁期间,应该也属于青少年的初期。那个阶段,我念初中。那时的初中、高考还未波及,读书相对闲散,家务当然也多少承担了一些。那时,我学会了烹饪第一道菜,炒青菜。因为是第一道菜,便格外用心费时,琢磨研习多多,愈烧愈显入味,家人称赞,自己也不无得意。之后,也成为我的一道轻易不显摆的拿手好菜。

  在市场小贩那里购回一把青菜,首先洗拣就很投入。把枯黄衰败的菜叶先剥开扔了,然后将菜叶一瓣一瓣地掰开,用水洗净,用刀切成一段,搁在竹篮里,滤干水。热锅加上冷油,油当初是猪油,结成块的,放入一勺,渐渐融化,渐渐热腾,渐渐油香漫溢,便把切碎的青菜倒进油锅,不停地翻炒,直至原本蓬起的一大锅青菜,都温软了,菜梗微微泛黄了,遂盖实了锅盖,稍稍煸一会儿,不必加水,青菜里本身水分不少,然后加盐少许,还加白糖味精些许,再待煸一会后,菜香味已随热气扑面而来了。随即出锅装碗,只带一点点汤水,大功告成。我烧的青菜咸中带点微甜,酥软入口,看上去也碧绿生青,很是下饭。以后也作了微调,味精不加了,稍添点生抽,撒点姜葱碎末,吃在嘴里更是入味可口了。当年一碗青菜,外加一锅辣酱豆腐汤之类的,一家四、五口人吃得香喷喷的,那种滋味氛围,多少年过去了,都难以忘怀。

  青菜的茎和叶都富有营养,我那时不懂,有点小偏食,只吃绿色的菜叶子。菜帮似乎不受欢迎。长大后,再嚼菜帮,感觉脆脆,软软的,比菜叶子更有嚼头,从此就不再偏食。

  那时家住轮渡站附近,早或晚,菜农拉着满满一车菜,要过轮渡。我自小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对菜农也是怜惜和尊重的。他们几乎大半个身子都倾斜着,吭哧吭哧地牛似的拉着车。我会在后面帮着推一把。有的小朋友也会帮忙,但推了十多米,顺手牵羊地抓一把青菜,带回家了。我绝不伸手。学雷锋就是学雷锋,不可存这偷窃之心。但偶尔也在马路上拾到几棵从车上掉下的青菜,车已走远,便拿回了家,煮了吃。这菜往往刚从田里头摘下的,吃着果然清香甜糯。

  现在的美食多了,炒青菜也太稀松平常了,但我还是喜食炒青菜,只是要买到当年清香甜糯的青菜,实在不易。我的武功也似乎废了,这舞勺第一菜,有人叫好有人叹息。我把这归咎于物质泛滥,精品少了。

  那天到湖州考察,朋友安排了满桌的菜,特别推荐了一道青菜,说是这里的特色。我连忙尝了一口,便欲罢不能了,香且甜,软而糯,实在鲜美。一口气吃了大半碗,这真是久违了。主人说,这是当地一个品种,还挺有名,只有这几平方公里出这种产品,把菜籽换了其他地方种,都长不出这种味来。我说,这样的青菜品种,我的厨房手艺就可用上了。于是带了一大包回去,准备好好地烹饪品尝。可没几天,都被亲朋好友拿了去,我的第一菜功夫终究未能派上用场,就留着这么一个念想,什么时候有了这好品种再大显身手吧。好马配好鞍呀,不禁自得一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