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日记》(摘选)
(2016-09-19 09:16:28)
标签:
文化文学文章消息 |
分类: 短小说 |
大校老方
因为小男生坐在女儿后边,老是与她捣蛋,这一次是悄悄地把她的马尾辫用线绳系在椅背上了。女儿站起身,头皮自然拽得生疼。
工期
市民中心建设项目指挥长杜仁这两天愁眉不展,寝食不安。明人约他品茗聚聊。铁观音是杜仁的至爱。每年这个时候,杜仁知道明人这儿有新茶,都吵着要品味。如今,他都毫无兴致,想推脱了。明人说,刚送来新摘的铁观音,不来遗憾了。
很晚的时候,杜仁才匆匆赶到。明人镇定自若问:“什么事让你忙得这样六神无主?你可从来就是镇定自若的指挥员呀!”
明人是杜仁的老朋友了,说话也是一根竹竿子到底,直来直去的。
杜仁叹了一口气,说:“你不知道呀,刘副市长早就发话了,让我们这个项目必须年内竣工。你想想,这施工图纸都还未出来,基坑还刚刚开挖,这一幢十层建筑,怎么来得及呢!”
明人思索了一下,说:“还有八个月时间,是太紧了。你确实得采取非常措施了,说不定,还有一点可能。”
“哪里呀!今天市长也到工地察看了。”杜仁说。
“他怎么说?”
“市长说,不惜成本,必须在国庆节前完成!”又提前了两个月,这真是要命了。难怪杜仁茶饭不思了!
“那怎么办呢!你让刘副市长去说说呀。”
“说什么呀,市长刚走,刘副市长就眉毛上翘了,说你看看,我让你们年底建成,不算过分吧,得了,你们往国庆节前赶吧!”说完,他就扬长而去!杜仁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把命豁上去也就算了,可是这样,也难以完成任务呀。唉,我得走了,工地上一帮兄弟等着我排工期计划呢!”铁观音还没沾唇,杜仁就要起身而走。
明人叫住他:“你就喝一杯茶吧,这点功夫总是有的吧。”他递过一盅碧绿醇香的铁观音。
杜仁接过茶杯仰脖一口饮尽,像是出阵前喝的壮行酒一样。
明人看着他的背影急急远去,也微微叹了口气。
这天下午,明人惦记着老友杜仁,拨了一个电话过去,好一会儿,通了,那端传来杜仁低低的嗓音:“老兄,待会儿聊,新书记正在视察工地呢!”
新书记刚上任三个月,就来视察工地,这当然是好事。听说这书记很细致。借此机会,向他汇报明白,那合理的工期也可敲定下来,明人为杜仁这么想象着。
然而一连数天,明人没有接到杜仁的电话。倒接到杜仁的老婆来电求援了,说这个家伙几天没回家了,连电话也没一个,我打他电话,他半天才回,说在工地玩命呢!明哥,你得帮我找找他!
明人不好推脱,找了一个公务外出的空隙,踅到了市民中心工地。
找着杜仁时,只见他眼圈发黑,一脸疲惫,仅仅几天不见,他的面貌就脱了形。
“你小子怎么了,真的不要命了!”明人打趣道。
“你不知道,新书记又给我压力了,他笑着说,你是工程老法师了,宝刀不老,要再创辉煌,把这个全市人民的项目尽早完成。”杜仁哑着嗓子,叙述道。
“这招不错呀。”明人说:“你是老法师嘛!”
杜仁苦笑了:“书记接着说,你再加一把劲,在建市六十周年时把它交给市民使用,如何?”
“那你为何不解释一下呢?”
“解释?刚说了一半,书记就说,辛苦你了!这就是不容商议的了。”
建市周年就是8月底了,工期一下子又比市长提前了一个月。
上边说的话,谁也不敢违拗。这是这个市的官场历来的作风,很硬实。
恐怕杜仁只得继续玩命了。
大约半年,明人与杜仁没有联系,更未曾见面,项目竣工的消息,他是在新闻里获悉的,电视里,书记和市长满脸春风,高举着闪闪发光的剪子,为项目竣工剪了彩。电视里没见到杜仁的身影。
明人知道他忙着,发了一个短信给他,向他表示祝贺。说:“姜还是老的辣,果然,你就把不可能办到的事搞定了。”
好半天,杜仁回复了,是一张苦脸。
一个月后,明人终于与杜仁又相聚了。杜仁明显瘦了一圈,喝的是铁观音,虽然不在节令,但清香缭绕、沁人心脾。
杜仁的眉头却仍然不见舒展。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项目总算已完工了,应该高兴才是。
杜仁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有什么高兴的。我昨天把初步决算报了上去,没想到刘副市长今天就打来电话,责问我怎么超了10%的概算,说书记、市长正为这在生气呢!”
“他不是说不惜成本吗?抢工期,多花点费用,也是合理的。”明人说。
“是呀,可这怎么与他们说呢!”杜仁脸上一片愁苦。
明人知道,这回杜仁再瘦上一圈,也难以解释圆满了。他在心里也重重地唉叹了一下。
你是我的原型
明人一早跨进办公室,发觉办公室科员小粟就恭候他许久了。神情有些不太自然。看见明人过来,连眼神都不敢正瞧。
明人问:“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小粟仿佛被问惊了:“哦,哦,没什么。”
明人打量了他一下。这小伙子脸色有点暗淡,眼睛则红肿着,似乎一夜没睡。
“我是向领导送,送这份统计表格的。”小粟递上一张表格。
明人接过,飞快地扫视了一眼。这是他曾经要求的本月的基建实物完成量,要的并不急迫,再呆几天交也不迟。莫非,小伙子当成大事了,熬夜把它赶出来了。
明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就径直进了办公室。他不知道,小粟却站在门外,楞了好久,才欲言又止地离开了。
这天,明人甚忙,有几项工作要赶快布置和研究,连午饭都是让办公室打来的,匆匆扒了几口,又埋首文案中了。上厕所时,他须路过小粟所在的办公室,办公室挤,小粟是紧挨着门又是面向门口坐着的。
明人见他托着腮,一脸茫然的神情。他开玩笑地扔下一句话:“小粟,你倒挺空的呀。”
小粟忽地站起来,这下脸也抽搐了。明人已走了过去。小粟张着嘴,迟迟未吐出一个字来,浓云更加阴暗地密布在他那张白皙的脸庞上。
小粟知道自己惹祸了,真正把最关心他的顶头上司明人给得罪了,他恼怒自己,也恼恨那个老编辑,置自己于这种难堪的境地。
原来,中文系毕业的小粟平常喜欢舞文弄墨,一些杂文随笔也常常在报刊披露。因为用的是笔名,单位也没谁注意。但昨天一篇杂文惹事了。刊登在晚报的副刊上。关键是老编辑不知何故,把他的真实姓名给署了上去。更关键的是,他善意批评的是领导干部整日忙忙碌碌,难得深入思考的现象,他引用的就是本机关主要领导的事例,明人就是原型!连机关最傻的人,也看得明明白白。
小粟不能不为此担心,甚感后悔。自己怎么就这么幼稚呢,再写什么也不该直指本单位领导的。自己还想不想混下去,混出个名堂啊!他昨晚一夜没睡,苦思冥想,找不着一个好办法。今天一清早,借送报表,本想先来负荆请罪的,却见明人不冷不热的,也没敢开口,现在明人又吐出这么一句话,这显然话中有话呀。
小粟头皮都发麻了!
总算挨到快下班了,办公室主任捎来明人的一句话,让小粟稍微留一会儿,明人还有事找,小粟知道难逃一劫了。明人倒从来不做暗事,要当面向他开刀了。
小粟再到明人办公室时,是战战兢兢的,他不知道平常严格但也蛮有人情味的明人,会怎么惩罚他。
明人笑着让他坐下,还递给他一本著名的文学刊物,是最新的一期。小粟还未读过,明人嘱咐他打开其中的一页。
小粟疑惑不解,翻到那一页,是一篇小说,作者竟然是明人!
明人笑曰:“你读一下吧,这是描述一位80后大学生的机关生活,年轻,敏锐,也很勤勉,就是难免有点患得患失。”
小粟忽然醒悟:明人也曾是大笔杆子,还是作家协会会员呢!
这时,听到明人笑着说道:“我读过你文章了,没什么,作品嘛。不过,你知道吗,你也是我这篇小说的原型。”
明人又笑了,笑得小粟心里也云开日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