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最美
(2015-07-25 08:38:46)
标签:
文化文学文章 |
分类: 散文 |
已刊于2015年7月24日《解放日报》朝花版
祝福最美
安谅
同学聚会,不知怎么又谈到了他,那位姓施的男同学。三十多年了,大家几乎都没见过他,也少有他的音讯。在明人的记忆里,施是一位聪颖好学,心地善良的同桌。他个子较矮,但身材匀称。那镜片后面的一双眼睛是明净闪亮的,透着种早熟而又睿智的光芒。他后来考上了一所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一家国企,之后,他的身影声音,就没再出现过,只有往日记忆中的他。
“他是清高吧,不想与我们这些愣头青为伍。”“电线杆”从来是直言不讳,像他的身子骨一般,直直的,念中学那会,就获得了“电线杆”的绰号,他也从不生气。“我看他大概是被许美丽伤透了心,上次,我还对许美丽说过呢!”李文娟话音刚落,许美丽就在一旁作生气状了,收起手中的一把纸扇,不轻不重地在李文娟的脊背上敲击了一下:“看你又胡说!这算什么事呀!人家没你这么脆弱!”大家都知道,施曾对许美丽心有所想,不过,那时年轻,又是紧张的高考期间,他们之间也未发生实质性的情况。“听说他在单位算是一个小领导,我有一次在马路上撞见他,喊了他一声,他打量了我许久,竟然问我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叫他名字,他分明就站住了的,真怪!”唐军说着,无奈地摇了摇头。“不会吧,也许你真认错人了,不是他。”明人说道。他与施当年算是好哥们,虽已无往来,但他想施不至于这样吧。“哎,不是让你去联络他的吗?这都两年了,都没有他电话?”班长刘发话了。两年前,同学们在知天命之年相约一聚,时光飞逝呀,当年的同窗之情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大家都来了,唯独缺姓施的同桌,之前的多次聚会也不见他,他与每一位同学都毫无联系,召集人也曾给他单位发过信件,他也没回复。这很令人纳闷。
“我们是不是派人再去找找他?”班长刘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明人的脸上。明人与施是同桌,也最为亲近,何况明人现在又是同学之中的佼佼者,也算事业有成,出面去联络他,也不至于被人看低,他应该会给点面子。明人从大家的目光中看懂了其中的意思,他也怀念昔日情谊,决定找时间去履行大家赋予自己的使命。施同学不可永远“失联”呀,班长刘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城市改造,日新月异,当年与施同学共同居住过的小区早已拆除,重新崛起一片高耸入云的商办大楼。明人托了一位在公安的朋友帮忙打听,被告知与施同学同名同姓的在本市竟有上百人之多,一时也找不着北。这种小事又不能动静太大。明人谢过朋友之后,遂另辟蹊径。明人找到了施同学的一位远房亲戚,了解到他成家立业,各方面情况也都不错。明人还拿到了施同学的手机号,某一天,发出短信,邀请他参加下周的同学聚会。可是施同学依然没有回复。明人不明白是手机号本身出错了,还是施同学本人并不想回呢。
几天前,明人巧遇了施同学的一位同事。明人问起了施的情况,同事说,他蛮好的,是部门经理,有才,很能干。还常常在晚报上发文章呢。“他是不是,不大合群,或者说,有点清高?”明人怕太冒昧了,问得有点迟疑。那人说:“还好呀,施经理与大家关系都不错的,待人也很和善。”明人知道说多了不好,打住了,只是让他代向老同学问声好。
当晚,明人就在晚报上读到一篇文章,作者说懵懂之年的回忆,可以珍藏在脑海,但没必要时时去触碰。有时候珍藏不是遗忘,也是一种珍惜。很多时候,走过去就走过去了,换了环境,换了岁月,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是一条全新的路……作者姓施,后面的名字却不是他。明人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写的,但从这一段话里获得了一种心灵感悟。
再次聚会,在班长刘和同学们的目光关注中,明人启口了:“我找到了他。但我想还是别去打扰他了吧。他不与大家联系,一定有他的原因。这里可能有他的隐私,可能也是他的一种生活追求。人各有想法,作为曾经同学一场,我想,我们尊重他,也是珍视他。我们珍视他,无论如何,对他的祝福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美的。”话音刚落,班长刘和大伙儿都异口同声地说道:“对,祝福最重要,祝福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