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识巴旦姆 安谅

(2010-11-23 23:55: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也许你误会了,以为巴旦姆是个人名,这是一篇具有浪漫色彩的短文。其实巴旦姆是一种坚果,一种你初识之后就难以舍弃的东西。

在乌鲁木齐的火车站,在南疆的商场里,在莎车的马路边(千真万确,莎车的路上马蹄阵阵,马车当步),巴旦姆三个字时不时映入眼帘。入住宾馆,茶几上已摆满了水果,也有一种貌不惊人的坚果,不熟识,也未触碰和品尝。饭桌上,水果菜肴也极为丰盛,伽师瓜,和田枣,天山的牛羊......太丰盛了,以至于不知如何动。莎车的主人,却指着一盘扁桃似的东西说,先尝一枚巴旦姆吧,这可是圣果。难抵主人的热情,拿了一枚所谓的圣果,却有点不知所措。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是水果一样嚼着吃,还是含在嘴里慢慢咂?心里更带着一种纳闷:这么个扁桃一样的东西,真有什么神奇吗?在主人的指导下,很容易地撕开外皮,内壳则找到一个几厘米长的小缝隙,顺势一剥,也没用多大的劲,就露出了里面鼓鼓囊囊的肉,杏仁一样,薄薄的绿衣,裹着的,是洁白的一片。嗅了一下,馨香扑鼻,有一种类似崇明甜芦粟的味儿。嚼在嘴里香脆,淡然中有一丝清甜。这就是巴旦姆,据说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糖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还含有18种微量和常量元素,它不仅是高级营养食品,而且也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保健食品。喀什的维吾尔医中60%的药都配有它巴旦姆对支气管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病、肠胃病等均有疗效。还是治疗癌症的一种良药坊间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娶了第五个妻子,妻子年仅三十来岁。婚后不久,妻子就“抗议”了,老人太生龙活虎了,她招架不住了。据说前几任妻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落荒而逃的。老人没有其他什么招数,就是每天吃上一颗核桃,外加五枚巴旦姆。一时间,巴旦姆更加珍贵和稀罕起来。

在一个叫做阿扎提巴格乡,我们撞见了一个约400亩地的巴旦姆果园。绿树成行,静寂无人。我们的闯入,引来了一位清瘦而又黧黑的男子。一听我们是上海人,这位河南来此管理果园的中年汉子,热情地引领我们到一棵果实累累的树下。一枚枚铜板大小的巴旦姆依附在枝头,有一点含蓄,也不乏骄傲。成熟了的巴旦姆内敛低调,也是不无风采的。当你真正的亲近它,认识它,它会把一腔深情托盘而出。

巴旦姆又名巴旦木,巴旦杏,而且还真有一个学名,叫扁桃,那模样倒真是惟妙惟肖。一千多年前,巴旦姆从古波斯王国被引进到了莎车,从此开始了并不张扬的中国式培育。多少年,它还只限于南疆一带传扬,直至这些年,才愈来愈为人所认识,开始香飘万里,闻名遐迩,从莎车运往全国各地。但莎车即使已拥有70多万亩巴旦姆果园,也供不应求。对巴旦姆的青睐度,增长飞快。据说,美国、伊朗也都种有巴旦姆,也每年向中国不断进口,获利不少。

巴旦姆,你初识了它,还会忘却它吗?日啖几枚巴旦姆,你就会理解圣果的真正内涵了!到时别忘了感谢我这推介人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