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鹭江之畔的建筑奇迹(安谅)

(2010-09-27 12:45:40)
标签:

文化

分类: 建筑文化散文

 

                            

      每次到厦门鼓浪屿,都被这海上花园的知性和美丽所感动。自从朦胧诗代表舒婷名声鹊起,这宝岛又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舒婷曾问她的外婆,他们怎么生活在这个岛上?外婆回答,这是上帝的旨意。上帝太宠爱这个小岛了,太宠爱这不足2万的居民了。更令人惊奇的是,这面积仅有约1.9平方千米的小岛,却拥有一大批精致独特的近代建筑,精彩纷呈,精华集萃,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鼓浪屿的这些建筑。大概可谓中西结合,相得益彰。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列强侵入,厦门就成为他们眼里的一颗奇美的翡翠,而鼓浪屿这精美的小岛,就自然大兴土木起来,西方各式建筑的样式直接移入这宝岛,这份洋气改变了小岛旧日的平静。哥特式建筑当仁不让似的居于岛间,弥漫着一种洋气。当然,更主要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华侨回到厦门,报效祖国和家乡,兴建了一批建筑,有的完全秉承中国建筑特色,不失中华建筑韵味,也有的直接带来了国外各式建筑,使宝岛建筑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出现了将中国建筑与国外建筑设计相揉合,相结合,从而平添了许多生气和特色的建筑。加上,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世代生息,鼓浪屿与整个闽南地区一样,受中原文化影响颇深,一些民居,包括清代民居至今依旧座落于鼓浪屿。这有山有海,花草鲜美的小岛,更是魅力无穷了。

      先说海天堂构。名字就不俗。笔者曾细细浏览,心有所触。因为一小小建筑群,就充分体现了鼓浪屿建筑的中西相融的特色。建筑典雅豪华,严谨细巧,堪称近代建筑的代表作。海天堂构实际上是由五幢独立的别墅组成。总体突出的是欧洲建筑的风格,柱式、窗框、装饰,无不凸现西洋特色。然而,门楼式样和墙角雕饰,又有中国韵味。特别是中楼,中西结合特点十分明显。这幢楼据说是由莆田的工匠所建。外观形状是中国宫殿式建筑,采用的是重檐歇山顶样式,亭子四角翘起。而建筑主体则是西式的,廊柱、窗门及其布饰都尽可能西化。这种“中顶西身”的建筑,天下少有,因此也就显得更加别致可贵。有人说,这是一种情感宣泄,似有道理。无论如何,建筑在内的每一种艺术品,均是与内心情绪有关系的。何况,中国的不少华侨在海外遭过欺凌,他们在自己的家乡,用这种方式表达宣泄一番,也不为过。这五幢以中轴对称格局建造的海天堂构别墅,据介绍是黄秀烺所建,此人为福建晋江人,经商谋生,也到过菲律宾,经商成功后,回鼓浪屿定居,兴建此楼,大约1921年建成。海天堂构以其难得的独特,傲立于鼓浪屿的建筑群中。

 

自然,国外建筑特点在厦门还是值得重彩浓墨的。特别是诸多领事馆和万国俱乐部等,既在鼓浪屿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印记,也给这座美岛增添了异国建筑风光。

现已为厦门有关部门改建为旅游酒店的昔日美国领事馆,是一幢不失高贵和庄严的别墅,颇具西方建筑风姿,两层大三角圆柱欧式的楼房,占地不多,但馆前辟建了公园,面向美丽的鹭江,园内绿化齐整,是游人流连忘返之处。这幢建筑,整个的色彩、线条都流畅明快,而采用了古希腊科林斯柱式,又保留了欧洲建筑的稳重之态,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作品。而距离并不远的原荷兰领事馆,则欧式风格相当浓郁,正道院,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最为明显,正厅、廊间、山墙,包括室内装饰也都凸现西欧建筑的特色。曾经毁而重建的原英国领事馆,是两栋单层的建筑,最早建于1870年,室内饰有壁炉,地板也是拼木的,原先的室内物品也十分豪华。在树木掩映之下,这两幢西式小楼倒也颇有另一种韵致,楼前留一个影,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深思。

紧邻英国领事馆的两幢典型的日本现代建筑,毫无疑问这是日本人的杰作。当年日本在此建造领事馆,先建单幢办公楼一栋,面积不大,两层结构,后又建两栋红砖楼,分别为警署和宿舍。如今这些都归国有。小楼门前宽敞、幽静,据说也已作为厦门大学的科研人员宿舍。我在门前逗留,欣喜这一建筑得以保存,也自有特色,也遗憾经过风雨剥蚀,墙面剥落,门窗陈旧。大约是参观者多了,居住者不胜其烦,墙上和大门上都大书特书着:“谢绝参观者入内”一类的字眼,又与这历史建筑不甚和谐。好在能够多浏览一下这一建筑外观,是大多数游人的想法,对此也就不足深究了。

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在鼓浪屿是一种特色。其中笔者尤推白宅建筑,这白氏住宅白墙红顶,由两幢组合而成,长廊、拱窗、柳条小门均引人注目,楼前的小花园更是绚丽多姿。绿树、鲜花、白墙、红砖,这一切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建造此楼的是白氏华人,据介绍,至今这楼仍属于白氏后人。

以中式为主,或带有中西合璧建筑的除上述记述的海棠天构外,位于鹿礁河上的旅菲华侨所建的美园、许家园等也不可忽视。安海路上的忠婆楼等也是不可多得的中西结合的建筑佳品。至于解放之后兴建的钢琴码头,是带有现代抽象派的建筑小品,半拱顶,看上去轻盈,简练,也是鼓浪屿的一个好景点了。

 鼓浪屿又多中国文化名人在此居住,其中著名现代文学家林语堂就曾在此居住和读书。鼓浪屿的建筑和文气一脉相承,互有融合,也是鼓浪屿魅力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