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魂的愿望 ----- 深圳之行第一天

(2012-12-30 11:08:01)
标签:

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和心理辅导
      前天下午4:00,在出机口,与来接机的熊先生夫妇会合。见面后感觉彼此很是亲切开心,现在的交通工具真是让人赞叹,上午我们还在昆明机场冻得哆嗦,下午就已经到了几千里外温暖如春的深圳了。
      我们边走边聊,不一会儿,就到了他们的车那里,这辆车我没见到过,不认识是什么牌子,比较懂车的先生笑着说:“这就是保时捷。” 我有些诧异,同时也有些惊叹----惊叹宇宙的神奇。。。
      还在昆明的时候,来机场的路上,开车送行的弟弟说我们该换辆好点的车了,比如说保时捷之类的,丰田车也太大众了一些。对车子品牌并不熟悉的我,傻乎乎的问:“保时捷是什么样子呢?”先生说:“是一台百万级别的车,想要吗?” 我说:“交通工具而已,没有必要嘛。” 其实,在更早之前,就听先生说过:男人买名车,是为了证明自己雄性价值的工具,就像孔雀的羽毛一样,是吸引异性手段。也正因为此,使我打消了在多年前就想给他买一辆“陆地巡航舰”的愿望。当时我认为,这辆车最配先生的男人风范了。
      这会儿,才下飞机,就有朋友开着保时捷来接人了!固然可以把这理解为巧合,同时也可以把他理解为宇宙的秘密:意识创造世界,思想创造一切。物质发生的最初之源,其实仅仅是一个想法。这是宇宙的秘密法则,同时也是佛陀教导我们:“善护念”的重要意义。
      当我们用我们的大脑去想一件事情的时候,这样的事件就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思想越纯,愿望越强烈,实现的时间就会越短。思想越纯就是没有被更多的杂念困扰,只单纯的持一个念头。有些特异功能的人可以做到我们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如用意念来移动物体等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脑的纯净程度,意念的集中度。
      所以,如果我们持的念是正面的,积极阳光的,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了快乐与喜悦的感受。相反,如果我们的大脑被很多的负面想法所困扰,那么现实生活中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也会引发一些突发事件等。在我们的学堂,如果发生了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我们不会去抱怨,不会去强调对方做错了什么,更不会去怨天尤人。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反思,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什么我们会吸引这样的事情到来呢?我们究竟哪些做的还不够呢?
这其实也是佛家有“身、口、意”三业,之“意”业说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我们能好好的关照自己升起的每一个念头,做好“善护念”,同时提高觉知力,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令人赞叹的奇迹出现。
      在车上,熊先生的夫人非常开心的向我们表示感谢,并告诉我们熊先生参加完清心课程后的巨大转变,她说:“以前他说话很强势,现在不这样了,多了温柔和体贴。以前爱看凤凰新闻和军事等,现在转成了研究人性与心理分析了。。。”
      正在开车的熊先生说:“以前以为赚钱就是人生的目的,钱虽然赚到了,却很不快乐,脑海里总有懵懵懂懂的一些疑惑存在,清心课程让我彻底想清楚了人生的意义和方向。也让我觉得人生有趣多了。等过段时间,我把生意的事慢慢安顿好,也要到你们那儿去,吃纯天然的食物,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修炼自己的心性。。。” 我看了看先生,笑着跟他说:“ 看来,你又扼杀了一名商业奇才哦。”
       在7年前,我和熊先生的想法是一样的,当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赚到的钱仅仅是一串数字而已,对提升生活的幸福度和满意度没有什么帮助。自己很痛苦,也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感觉人生毫无意义。所幸的是在那个紧要关头遇到了先生,被他的智慧引领,走出了那片沼泽地,从而获得了新生,开启了慧命。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不管我们做了什么事情,都不需再去分是非,对错,只需要去感受自己的内心,如果感到了不安,失落或者遗憾等等,其实都是灵魂在提醒:走错路了,需要停下来,好好思考方向问题了。如果选择了忽略,时间久了,就会在身体上产生病况,这就是病由心生的最根本原因。
       如果依然麻木的生活,不去选择觉醒,那么灵魂就会动用更大的力量来提醒------身体的病况将更加严重。如果还是执着而不肯觉醒,那么一生也就挂了。灵魂会准备离开,灵魂不愿意呆在一个不肯成长的肉体里面太久,他更愿意去重新开始一段更有希望的生命之旅。
       晚上,我和先生手拉手在宾馆下面的林中漫步,呼吸南国带给我们的温暖空气,内心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满足感包围,大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应该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